第78章 恭贺新岁(1 / 2)

人一旦忙碌起来,对时间就没了概念。窗外景色静悄悄地变,寒冬渐深,新春也快到了。

王镜花5000信仰值扩充了储物空间,把近期签到所得一一整理,在里面码放整齐。都是些咖啡豆、磨砂膏、香水之类,杂乱又暂时用不上的东西。

她轻叹一声,认真洗净手,开始今日签到。

【当前时间:东汉初平三年腊月三十】

【叮——签到成功,获得“织布机图纸”】

微光闪烁间,一张图纸出现在掌心。

东汉已有斜织机和提花机,但普通织机每日仅能织数尺布,提花机还需专人拉花本,织工无法独立操作。

签到获得的改良织机图纸,细看之下,有很多改进之处。

梭子中间被挖空,嵌入线轴,投出自动放线,回拉卡住线头,省了理线的功夫。原本单脚踩的板子变为左右两个踏板,双脚操作,织布速度翻倍。每织够十寸布,齿轮就“咔嗒”转一格,如同驴拉磨般自动收布,再也不会织着织着布就松了。

王镜将织机图纸直接命人送给了孙尚香。

彼时,孙尚香已在新成立的织务司担任掌印一职,收到这份图纸,她定会视若珍宝,充分加以利用。

今年的最后一天,身为一方诸侯的王镜,比以往更为忙碌,日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清晨,天色刚泛起鱼肚白,王镜便前往军营。

“君侯亲至——”传令官拖着长调通报,王镜踩着黄铜马镫翻身下鞍,士卒列队跪迎。

王镜虚扶一把,说:“都起来吧。”

话音刚落,身后亲兵抬着粟米、酒肉鱼贯而入。王镜声音穿透寒风,朗声道:“将士们!过去一年,你们栉风沐雨、保境安民,功不可没,本侯念之甚切,现分发各营年赏!”校场中央早架起十口铁锅,羊骨汤滚出奶白色。庖丁们分割着焦黄的羊腿,油脂滴在炭火上噼啪响。

王镜接过亲兵递来的银刀,亲自切下带皮腿肉,放在排队士卒的粗陶碟里,微笑道:“多吃些,养壮身体!”

士兵接过时声音颤抖:“谢君侯!”他挺直脊背,像接过沉甸甸的兵符。日头升到旗杆顶,校场酒香四溢。

王镜负手站在点将台前,看着士卒们围坐在草垛旁大快朵颐。

“饮胜!”王镜突然举碗高呼。

“胜!”将士们高声回应,校场里满是吞咽声和陶碗碰撞声。

……

犒劳完将士之后,王镜马不停蹄地赶赴祭天台。

她身着华丽庄重的祭服,在悠扬古老的祭祀乐声中,缓缓走上祭台。

她来到摆放着青铜匜的案台前,先是伸出双手,浸入兰汤中,三瓢清水浇过手背。

随后,她拿起香烛点燃,插入牺尊,袅袅香烟如薄纱般丝丝缕缕升腾而起。

礼官尾音拖长道:“苍璧礼天——”

王镜将白玉璧高举过眉,双膝缓缓跪地,行了三拜九叩之大礼。额头触地,身体伏低,每一次叩拜都极为标准。

礼毕,王镜起身,挺直脊背,面向苍穹,开始宣读祭文。

“祈愿苍天庇佑吾境,风调雨顺,甘霖普降,润吾沃土,使稼穑繁茂,粟粒盈仓。

望百姓皆可安身立命,闾里祥和,无病疫之扰,无祸乱之忧,于斯土怡然自乐,福祚绵延。

祈愿上苍护佑我军,兵锋所指,势如破竹,旗开得胜,平定四方,九州归一。愿以天下之安定,告慰忠魂。

亦祈庇佑捐躯疆场之将士,英灵得安,魂归故土,吾必厚加抚恤其家小,令生者无馁,不辜壮士捐躯之烈,血沃之功……”

她的声音在祭台之上悠悠回荡,穿越山川河海,飘向无尽远方,承载着这方土地无数黎庶的殷切希望。

……

午后

王镜乘坐雕花红漆马车行驶在青石长街上,五匹雪蹄乌鬃马走得极慢。

城中一片热闹喜庆的景象,家家户户的门口都贴上了朱红桃符。

街道两旁挤满了百姓,当王镜的马车经过时,纷纷恭敬地跪地行礼:“君侯万安——”

道旁跪伏的百姓里忽有个鬓角花白的老妪颤巍巍举高陶碗,碗里飘来花椒与与松柏混着的辛香。“君侯!这碗椒柏酒,是老身的一点心意,求君侯莫要嫌弃,愿君侯岁岁安康,福泽绵延!”

王镜抬手掀起垂纱车帘,命车夫停下马车,亲自下车,快步走到老妪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