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二十,丹阳城落了雪。
细雪初停,王镜披着狐裘大氅踏出院门时,陈登已在阶下等候多时。
他执伞而立,青竹伞面上积了薄薄一层雪,见王镜出来,不动声色上前将伞倾过去。
“主公,雪天路滑,当心脚下。”
王镜拢了拢领口,笑道:“元龙来得真早。这雪才刚停,你就到了。”
“登不敢让主公久等。”陈登温声答道,目光落在王镜被寒风吹得微红的鼻尖上,“听闻这几日主公既要处置军务,又要接见各郡使者,实在辛苦。”
“忙归忙,但总要兑现寿宴之上许你的承诺,今日得闲,共赏新雪。”
两人沿着城中长街缓步而行,新雪在靴底发出簌簌轻响。一路上,王镜讲起岭南的稻田,
说那里气候温热,稻穗一年能成熟三次。
陈登听得入神,连伞面倾斜积雪滑落都未察觉:“竟能一年三熟?若江东水土也能如此……”话未说完,自己先摇头笑了。
王镜凑近他伞下,轻轻扫去,陈登肩头的积雪。
“还有那江河里的鱼,肥美的鲈鱼能长到小臂长短,清蒸时浇一勺豉汁,鱼肉雪白,鲜甜得能让人吞掉舌头……”
陈登喉结微动,握着伞柄的手指紧了紧:“主公明知登最听不得这些。”
他眼里映着雪光,倒像自己成了咬钩的鱼。
王镜大笑,脚印踩进路旁积雪。
“待开春后,我陪你去钓一竿如何?”
陈登眼中闪过惊喜:“主公此话当真?”
“我何时骗过你?不过……到时候钓不上来,可别怨我。”陈登笑道:“登定当勤加练习。只是不知交州的鱼儿,可听得懂广陵的渔歌?”
两人相视一笑,雪地上并排的脚印渐渐延伸向远方。不知不觉间,走到了热闹的街市。
寒风中,几个摊位上堆满了厚实的棉衣棉被,商贩正热情地吆喝着:“新到的棉衣,暖和又便宜咯!”
百姓们起初还犹豫观望,可当有人咬牙买下一件,穿在身上后,立刻惊呼:“这价钱竟能买到这般暖和的衣裳?”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棉衣很快被抢购一空。
街角的孩童蹦跳着,身上崭新的棉衣让他第一次在寒冬里也能肆意玩耍。
“大母,我不冷!”
老妇人摩挲着孙儿的衣裳,喃喃道:“老身活了六十载,还是头一回见这么暖和的冬衣。”
几个裹着崭新棉袄的老叟蹲在道旁晒太阳,嘴里呼出的白气在冷空中打着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