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绣衣使者(1 / 2)

几日后,廷尉府接到一桩棘手案件:京城富商赵氏兄弟为争家产,闹出人命。兄长声称弟弟下毒害死老父,弟弟则反控兄长伪造遗嘱。此案牵涉众多,连钟繇都感到棘手。

王镜得知后,对满宠道:“此案交由你审理,三日后开堂。”满宠领命,连夜查阅案卷。他发现赵老爷死前曾修改遗嘱,将大部分家产留给次子,而长子则只分得少许。更可疑的是,赵老爷死前一日还精神矍铄,次日却突然暴毙。

开堂当日,满宠命人抬上赵老爷的尸体,当众验看。他亲自检查死者口鼻和指甲,又命人取来赵老爷生前最后饮用的茶具。

满宠举起一个青瓷茶杯,“诸位请看。此杯内壁有淡淡药味,而杯底残留物经查验,含有剧毒乌头成分。”

赵家长子脸色大变:“这……这必是我那狠心的弟弟所为!”

满宠不慌不忙,又取出一封书信:“这是赵老爷修改遗嘱当日写给老友的信,信中明确表示对长子失望,因其赌博成性,欠下巨额债务。而次子勤勉持家,故决定将家业传于次子。”

他转向长子:“赵大公子,你在父亲修改遗嘱后,曾秘密购买乌头,可有此事?”

长子面如土色,突然瘫软在地。在满宠的凌厉追问下,他终于崩溃认罪。

案件水落石出,长子不满父亲修改遗嘱,下毒弑父,又嫁祸弟弟。满宠当庭宣判,将长子收监问斩,家产依遗嘱归次子所有。

堂下观审的百姓无不叹服,纷纷称赞这位新上任的廷尉属官明察秋毫。王镜在屏风后目睹全程,眼中浮现欣慰之色。

此后,满宠接连审理了数桩疑难案件,每案都断得公正明白,令人口服心服。他执法如山,不避权贵,连几位皇亲国戚的家奴犯法,都被他依律严惩,京城治安为之一清。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与观察,王镜对满宠的评估终于有了结果。

这一日,她召满宠到书房议事。

满宠恭敬地行礼:“下官拜见大人。”

王镜指了指书案旁的座位,“坐。”

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今日唤你来,是有要事相商。”

满宠谢过后端正坐下,双手平放在膝上,等待王镜开口。

王镜踱步到书案前,从抽屉中取出一卷书简,缓缓展开:“我欲立一新署,名为绣衣台。”

“绣衣台?”满宠眉头微蹙,这个名字让他联想到汉武帝时的绣衣直指,也称绣衣御史或绣衣使者。

他们是皇帝直接派遣的监察官员,身着绣衣,代表皇权巡查地方,惩治贪腐、镇压叛乱。

类似钦差大臣,权力极大,可调动军队、处置官员,甚至曾参与镇压巫蛊之祸……

“不错。”

王镜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微微一笑,“正是效仿汉代绣衣使者之制,但职权更广,作用更大。”

“绣衣台暂借尚书台属官之名而立,明面上司掌稽查吏治之责,实则直属我统辖。其权柄所及,广涉机要,刺探敌我情报,洞悉天下虚实;监察中央地方百官,整肃朝纲;凡刑狱司法等非常之事,皆可便宜行事,特旨专办。”

声音落下,满宠的眼中不可避免地闪过一丝惊讶,除此之外还有些别的。

他很快恢复平静,肃声道:“大人此举,必会加强对朝野的掌控。”

王镜双手撑在书案上,身体微微前倾,喉间溢出一声轻笑。

“如今天下板荡,群雄逐鹿,诸侯裂土。朝堂之上纷纭复杂,州郡之中豪强坐大。我需要一双眼睛,看清每一个角落;需要一双手,随时掐灭任何可能燃起的火星。”

书房内一时寂静,只有窗外落叶沙沙作响。满宠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笼罩下来,他明白王镜所言非虚,也意识到这个新组织的重要性。

接着,王镜向他披露了绣衣台的组织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