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强力改造,惊众人呆了(1 / 2)

苏麦子是个行动派。既然决定要这个让“家”有点人样,光搞卫生可不够。她骨子里那点现代人的“折腾”基因开始蠢蠢欲动。

屋里太暗了!白天都得开灯(如果有的话),窗户又小,光线严重不足。她打量着那扇斑驳的木窗,上面糊着一层发黄的旧窗户纸,有的地方还破了洞,用报纸随便糊弄了一下。

【得换!】苏麦子立刻做了决定。

能拿什么换?这年代还没有普及玻璃吧?就算有,她也没钱买。

她想起刚才打扫卫生时,从顾沉舟那个画布包里翻出来的、用来包换洗衣物的几张旧报纸。没了,太不透光了。她在屋里翻箱倒柜(虽然也没有箱柜可翻),最后在里间那个漆掉的木箱底下,发现了几张被遗忘的、稍微厚实一点的报纸。

牛皮纸?透光性也不咋地,但总比报纸强点,而且结实!

她又找到了一把生锈的剪刀(不知道是谁留下的),还有一罐已经有些干涸的浆糊。

没有尺子,她就用手比量着大约的尺寸,小心翼翼地把牛皮纸裁剪成合适的大小。然后,费力地把旧的透视纸和报纸撕下来,用湿布把窗框擦干净。最后,仔细地把牛皮纸用浆糊贴上去,抚平褶皱。

操作下来,虽然牛皮纸还是不够透亮,但至少比之前那种破破烂烂的样子强多了!阳光透过牛皮纸,在屋里洒下柔和的暖黄色光晕,不再像之前那么阴暗紧张。

搞定了窗户,她又盯上了那张缺了腿的用砖头垫着的桌子。

【太丑了!而且不稳定!】

她走到院子里,四处张望,希望能找到点“建筑材料”。运气不错,墙角居然堆着几块闲置的红砖,一时半会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旧木方。

她找了根粗点的树枝当撬棍,费力地把桌子抬起来,抽掉下面垫着的那块摇摇欲坠的砖头。然后,用那截旧木方,比量着桌腿的高度,又找了块石头,吭哧吭哧地开始……砸木头!

没锯子,就用砸的!砸出一个差不多的长度,再用石头把边缘调整一下,尽力做好草坪。最后,把这个临时凑合的“新桌腿”塞到原来的位置,又找了块小石子塞凳。

回来试了几次,桌子竟然……稳定当!虽然依然不好看,但至少不会摇摇晃晃,随时都有散架的风险了。

解决了桌子,她又开始琢磨那个空荡荡的灶台。连个放碗碟的架子都没有。

她再次发挥“拾荒”精神,在院子和篱栅边找到几根相对直溜的、被丢弃的旧栏杆。用剪刀和石头处理宽度和毛刺,然后找了一些从旧篱栏上拆下来的细藤条(或者坚固的草绳),开始……编架子!

这不过是个技术活。苏麦子以前在网上看过类似的教程,凭着模糊的记忆和动手能力,居然还真给她编出了一个虽然歪歪扭扭、但勉强能用的两层置物架!可以放在灶台上放碗筷调料什么的。

等她把这个“纯手工、原生态”的置物架摆在灶台上时,太阳已经开始西斜了。她累得满头大汗,两只手也被磨得有些发红,但看着屋子里焕然一新的(相对而言)面貌,心里那叫一个美滋滋!

【姐果然是个平平无奇的改造小天才意!】她叉腰,得地想。

就在东南,院门外又响起了动静。这次不是敲门声,而是直接推门里的脚步声,还伴随着几个女人说笑的声音。

苏麦子到底一看,好家伙!又是刘嫂!她这次还带来了另外两个军嫂,一个高个子脸有点长的,一个矮个子圆脸胖的,三个人手里都空着,端着碗或者拿点什么东西,一看就是组团来“参观”兼“打探”的。

估计是刘嫂重新添油加醋说了早上的事,这人也按捺不住好奇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