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理会庞统的苦笑,张绣就径直拉着贾诩走出了府衙。
看着张绣今天,摆明了是吃定自己的意思。
徐庶在庞统身边,不禁无奈的耸肩说道:
“得意忘形了吧,唉。”
“让你破费了,哈哈哈哈。”
随即石韬和徐庶两人,也大笑着离开了衙署。
跟在张绣和贾诩的身后,径直的向着庞统府邸的方向走去。
与此同时,长安书院的后院内。
一众士卒的身影,正在忙碌的帮黄承彦和庞德公搬新家。
而一旁的司马徽,却是静静的坐在庭院之中。
只是脸上带着笑意,淡淡点了点头。
对面坐着的,正是一身学子服饰的诸葛亮。
见到司马徽没有动身的意思,不由开口问道:
“老师,您不搬到府邸上去居住吗?”
司马徽闻声微微一笑,随即轻轻摇头。
“唉,老了,也没什么家眷。”
“在书院挺好的,能时时听着你们诵读的声音。”
“也是没有比这,更能让我开心的事情了。”
诸葛亮闻言,眼中露出一丝感动的神色。
微微垂下头去,心中却是百转千回。
昨日里,张绣给自己留下的话,
反倒是如同魔咒一般,在自己耳边萦绕不绝。
自己倒不是担心自己的性命,若不能为大业献身。
又何须此身,轻轻摇了摇头。
缓缓回神,抬头看去却正好发现,
司马徽的目光,正注视着自己。
不由得露出一丝苦笑,司马徽却是如同已经猜到了一般。
目光微垂下去,沉声开口问道:
“可是那张绣,给你下了最后通牒?”
诸葛亮张了张嘴巴,无奈的轻轻一笑:
“算是吧,毕竟没有理由一直养着我这个闲人。”
听到这话,司马徽却是摇头轻笑,
长长叹了口气,缓缓开口说道:
“这是张绣在忌惮你,虽然我不知道他为何有这种想法。”
“但确实没做错什么,他自从宛城设计攻击了曹操后。”
“便一直如履薄冰,能有今天的基业也殊为不易。”
“但是在富平击退南匈奴的大军,便不由得让我高看一眼。”
“只是...........”
司马徽的话,突然戛然而止。
脸上露出了一丝失望的神色,却是不再开口。
这反而勾起了诸葛亮的好奇,皱着眉头想了片刻。
缓缓开口问道:“可是因为张绣的出身,难以成就一方霸业?”
司马徽闻言,不由得一阵轻笑。
随即摇了摇头,开口叹道:
“也罢,说与你听听就行了,切勿传扬出去。”
“孔明啊,你可知这天下祸乱的根源,到底在哪里?”
诸葛亮闻言不由得再次陷入了沉思。
司马徽的问题,让诸葛亮不敢轻易回答。
这毕竟也算得上,是对自己的考教。
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说道:
“自是因为汉室积弊已久,宦官外戚弄权所致。”
“黄巾之乱与董卓乱政,不过是顺应时势罢了。”
“即使没有张角和董卓,汉室也会遭此大难。”
司马徽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
脸上露出一丝唏嘘,苦笑着开口说道:
“对也不对,你疏忽了最关键,也是最根本的问题。”
“世家!”
“世家?”
诸葛亮闻言,不由得一愣。
眼中露出疑惑的表情,看向司马徽等待对方继续开口。
“不错,弘农杨氏,汝南袁氏,以及等等等等。”
“天下的士人,尽皆是这几大姓氏的门生,你觉得这件事。”
“难道还造不成汉室如今的衰败吗?”
“难道你以为他们,真的只是碌碌无为,隐藏在众人背后?”
“这天下的乱象,无疑不是他们推波助澜的结果。”
“党锢之禁,便是天子对世家最后牵制的手段。”
“但也因此,让汉室元气大伤。”
“只能大批的启用外戚和宦官,用来制衡世家的力量。”
“如若不然,王权旁落,世家无疑会分上一杯羹。”
“这是帝王,最不能容忍的事情。”
“世家,原来如此。”
诸葛亮眼中露出一丝惊骇,这等秘闻。
却是自己不曾想到过的,脸上露出唏嘘的表情。
一直标榜忠于汉室的几大世家,却是造成如今乱局的罪魁祸首。
说到底,还是因为权力的划分。
随着世家的实力,日益壮大。
也不再满足于眼前的利益,于是便出现了。
袁氏一族四世三公,弘农杨氏同样是四世三公的局面。
随着权力被日渐瓜分,坐在天子位置上的桓帝灵帝,
也是做出了最后的挣扎,但奈何世家树大根深。
早就成了大汉身上,不能拔除的毒瘤。
一点点的吸干了大汉最后的元气。
这才导致了天下大乱,司马徽平淡的摇了摇头。
脸上露出苦笑,开口说道:
“这个结果也就导致了,无论是曹操还是袁绍。”
“这等天下强劲的诸侯,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世家的实力发家。”
“这天下,也终究快要沦落到世家掌权的地步了。”
“世家掌权么......”
诸葛亮的眼中,露出一抹沉思。
袁绍的发家史,自然再清晰不过。
只是如今看来,曹操的所作所为,
还比较明智,对于世家一直是敬而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