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智能工技义肢和机器人专家(1 / 2)

李锋返回后物流园后的第二天,就跟付小秋联系敲定了第一轮交易的内容,物业园避难所提供4辆车和相应材料用于改造。

岚山城避难所交付两辆履带运输车,并用一辆运输车跟李锋交换2吨粮食、肉类和部分材料,双方约定每三天交付一辆车。

当天李锋就把用来改造车辆准备好了,并用他们自己的改装卡车给方大宝拉了过来。

李峰准备改造的是一辆在物业园找到的5吨载重的城市配送用中型卡车,纯电动,封闭车厢。

需要改造为履带系统,加装全封闭温控车厢,增加雪铲以及局部的装甲,整车改造以加强速度和功率为主。

梁小军作为改造车辆的具体对接人接收了车辆和李锋先行交付的生活物资。但是没让李锋进入小区,而是在初次见面的小区入口完成了物资的交接。

方大宝和付小秋在暗中观察了这次交易,第一次总是小心翼翼。

随着三天后的第一辆外贸版履带运输车交付得到了客户的5星好评,并在新区避难所的管理群里晒图后,后续的订单陆续来了,已经有3个避难所下订单。

但是改造车辆都以大型越野车和中小型卡车为主,这些避难所的货运总量并不大,主要考虑的是人车混用和快速移动需求。

在积雪地面行驶,履带车比轮式车的效率要提高40%,再搭配充足的保温隔热,对很多避难所来说就足够用了。这部分改造的费用真心不算贵。车辆有的是,改造消耗的材料也不多。

所以方大宝赚的也不算多,仅仅足够满足基地的日常消耗,顺便可以积攒下一部分车辆和材料。

但是他也没有急于推销高标准改造方案的想法,只是在继续积累改造需要的设备和人才。

通过小美的背景调查还有梁江的推荐,付小秋用两辆改造后的越野车和李锋交换到了2位机械工程师,一位电气工程师及他们的家属,共计7人。

这三位技术人员基本都是以前精加工公司的员工,和梁江,梁小军都认识。其中一位马元川还是梁江收的徒弟。这三位技术人员跟梁江、梁小军后,也都自愿转到岚山城避难所来。

新来的团队安置在基地内的11、12号楼两栋叠墅,方大宝消耗生存点,将两栋楼的地下室改造为了车辆改装车间,安上了从工业园找到的相关设备。

缺少的材料和配件由方大宝消耗生存点升级出来,然后交给梁江来分配使用,安排改造团队的具体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车辆改造的效率,方大宝在生存点存够,并且跟梁江仔细沟通后,准备消耗155点生存点,给他安装生产系统LV2:智能工技义肢。

工技义肢全称是工业级技术义肢,通过脑机接口读取操作意图,使用义肢上集成的微型车床和激光切割头等模块化工具库,一个人就能实现精密零件加工。

而且可以通过电动驱动,以加强5-20倍的力量,拥有触觉反馈和微动作控制能力。

但对于一位八级钳工来说,安装义肢后的磨合才是最重要的,虽然是生产系统LV2的技术,智能化程度很高,但是毕竟不能跟原装的比,最终能不能完全恢复原有的手感,多少还需要点运气。

幸好工技义肢确实可以立竿见影的提高了梁江改造车辆的速度,也算物有所值。

方大宝在22栋102梁江的住所,给他安装工技义肢。通过基地升级LV2得到的数据共鸣能力,由小美直接操作他的身体。使他的安装动作看起来非常熟练、精准,几乎没有停顿和思考。

后续还进行了设备调试,让梁江按照指示,做出各种动作,切换各种机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