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陨石袭击前,方大宝并没有因为岚山城安全性更高,就把尽量多的人招进来。对于招人这件事,除了基地急需的专业人才,一般都比较随缘。
人们都是在挣扎求生,这件事既需要团体的协作,但同时又是件很私人的事。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做出的选择负责,并承担相应后果。
而陨石袭击这种事,多少是看点运气的。
就像博览园避难所,虽然因为核心人员都迁到了西部数据中心,导致其实力和底蕴有所下降,但是规模和设施在南部新区都还是拔尖的。
但是看现在的样子,即便是通过地铁隧道转移了部分人,肯定也逃不过一个损失惨重的结果,反而不如那几个现在还有人员活动的小避难所运气好。
方大宝也是担心自己气运逆天,招来什么大玩意,好心干了坏事,反而是把人害了。
但现在自然是没有了这种顾虑,而且就像她跟付小秋说的,基地也需要部分人从事地面的工作。将这些人放在眼前,也有利于他后续对他们的观察和研究。
既然地上指挥中心的隔离设施已经完善,也确定了要接收部分的难民,方大宝也就没再耽搁,第二天一早就安排李锋带着五人特战一起出动去接人。
考虑到陨石袭击后地面情况复杂,而且很多地方都被融雪积水淹没。虽然可以升级履带运输车或者基地指挥车做为水陆两栖交通工具,但是总没有用无人机走空中简单、便捷。
基地原来有的两座无人机蜂巢,包含2架大型和15架中型无人机,以及上百架的小型机。在陨石袭击中,岚山城损失了无人机蜂巢和大半的无人机。
现在需要大量的转移大量人员,方大宝只能选择用部分无人机配件和部分复合材料,将3架无人机升级为大型分布式电推进无人机。
通过翼身融合设计,翼展达到了7米,载重效率提升了100%,达到了4吨,一次性可以运载三十人左右。
飞行速度也从80公里\/小时,提高到了150公里\/小时,通过更换标准模块,可以用于人员、物品和无人机蜂巢的搭载。
同时,因为无人机表面积的增大,方大宝在无人机翼身布置了薄膜电池,可以利用太阳能为无人机充电,大大增加了续航时间。
李锋和特战小组共六人,分乘三架无人机向方大宝发现的几家避难所飞去。
以李锋六人的实力装备着方大宝专门给他们用生存点升级的作战服和冷热兵器,对于一般的小型避难所来说,基本可以实现无损碾压。
而且只要他们不是瞬间被控制住,基地这边电磁炮的支援按照指引,瞬间就能抵达。
事实上,李锋等人到达第一个幸存避难所时,麻烦是没有遇到,但是避难所里的情况比他们预想的还要糟糕。
本来有800人的避难所,幸存下来的有600人左右,但由于地下室的围护结构局部被损毁,幸存者中有80%已经出现了呕吐、腹泻等重度辐射病的状况。
除了4名觉醒者还保留了基本的行动能力,其余人也出现了恶心、虚弱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