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重启工业建设(1 / 2)

作为一名老牌的轧钢厂8级钳工,经历了从一穷二白,到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完整过程。

老梁参与过不少涉密项目,对西南地区的工业基础情况也很熟悉。在天灾降临后,尤其是陨石落在南极地区以后,沿海发达地区的人员、设备开始往西南盆地大规模的进行迁移,本身也是可以预见的发展。

起码这比房价、黄金和股票走势好预测的多。

陨石的撞击及随后带来的升温效果,极大概率会导致南极冰盖的融化以及沿海低海拔地区被海水淹没。

更何况,他也听说了不少陨石碎片导致生物变异进化的情况。而海洋,可能是蓝星目前拥有最多生物种类的地方。

毕竟,即便是零下70摄氏度的低温,也不可能在100多天就冻结整个海洋,尤其是对于深海中的生物,威胁实在是有限。

事实上,梁江当年就是为了支援三线,才被从北边调过来的。

“榕城本来就是西南地区的核心城市,也是内陆防御的重要支撑。几十年间,先后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内迁、建设、开发。

榕城周边的地理条件不可复制,有着全产业链的备份,拥有大量先进技术设备,如果需要长期的战略支撑,往榕城集结几乎就是最优先的选择。”

“市中心空间有限,少量的工厂还可以安排,大规模的却不太可能。与其在市中心清理建筑废墟,加固避难所,可能还不如往外围走走,这边本来就是工业区,虽然厂房基本都毁了,但场地这些基本条件还在。”

梁江说着,没忍住还是瞥了方大宝、李锋一眼,他可是在岚山城见到了不少工业区拆回来的钢构厂房材料,里面甚至看到了他之前工作的精密机械厂的部分材料。

方大宝没有任何的不好意思,要不是自己拆的及时,这些厂房也就被陨石袭击摧毁了。

他又不像梁江,对工作过的地方有感情,他只关心这些工厂能拆除多少材料。

“虽然重工业,尤其是军工,还是会跟原有的工厂合并,重新选址建设的可能不大,但是轻工业和部分高新技术产业有可能会往榕城外围布置。”

方大宝看向付小秋,付小秋轻轻颔首.“官方的意思基本也是这样,据说锦官区范围内,会迁移不少食品、饮料、家电、服装、小商品企业过来。“

方大宝不由的皱了皱眉头,轻工业当然也很重要,也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升。但是对岚山城来说,接纳这些产业意义并不大,麻烦还不少。

现在这种情况下,官方肯定是要统购统销的,虽然不至于就恢复票证制度,但在沿海地区全部撤离前,肯定要优先支援那边,榕城本地普通老百姓得不到太大好处。

就算岚山城已经是方圆几十公里最大的避难所,重建这些产业,离不开岚山城的支持。方大宝也不认为自己在这些物资中能争取到多少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