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新时代的公私合营(2 / 2)

方大宝的要求并不算高,他更看重长远的收益,不是眼前这三瓜两枣,他只是不想在这件事儿上投入太多,以至被官方裹挟着往前推。

对于官方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尽快的将这些工厂安置下来,恢复生产秩序。对于岚山城这种比较配合官方指挥的避难所,也可以适当的给点好处。

至于岚山城想让食品工厂落户,更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也没说规模要多大,设备要多先进。只要顺利复产下来,那成绩不就来了么。

双方都不想在这个事情上拖延,又没有什么根本的利益矛盾,在第二天就基本达成了一致意见。官方随即派出了考察团,来岚山城实地踏勘,确认岚山城的基础条件。

方大宝自然是早早的将两个残破的地下室建在了建筑废墟之下,并用工程车挖出了两个入口。

官方的考察团主要由锦官区的管理人员和食品厂的厂长、技术人员组成。岚山城这边自然就是付小秋、秦薇薇接待,方大宝作为后勤主任,也得陪着。

双方见面,自然是一阵寒暄、介绍。食品厂的厂长叫杨伟明,工厂建成后会长期待在岚山城,锦官区避难所过来的是副主任李绍钧,主要是负责双方的对接协调。

一起从挖开的入口进入了地下室,可以看到地下室整体高度有4-6米,地面是环氧地坪,虽然局部有破损,但看着还是比较干净。

各种发电、配电、供水、排水机房完整,消防和照明设施齐全,只是没有市政网络支持,需要改造为内循环。

两座的地下室东侧靠近山体位置,有大半的空间,已经倒塌被废墟掩埋。剩下来的还算完好的空间,一共有一万平米左右。

食品厂的杨厂长和跟随的技术员商量了下,对李绍钧、付小秋几人说道,“建筑高度倒也够用,各种设备机房也齐全,安装设备后就能使用。

只是这场地面积有点小,这个地下室只有有4000平米,旁边那个大一点的也只有6000,还要扣掉各种设备用房、库房、停车场、员工宿舍等等,可以用来布置产线的面积有点太小了。”

杨厂长的食品公司也是姑苏某市粮食部门下面的三产公司,后来改革成了股份制企业,虽然规模一直不算大,但是生产方面还是比较专业的,转了一圈,就把情况估计了七七八八。

方大宝接过了话头,给杨厂长解释,“现场情况就是这样,我们有现状的测绘图纸,厂房布置肯定是你们比较专业,你们可以把需求在图纸上画出来,我们组织人手,按你们的要求改建厂房。

厂房的改建可以和人员安置,设备安装一起进行,时间上也不会有太大延误。”

方大宝又转头跟李绍钧提出要求“李主任,工程机械,工人,我们这都有,也能全力配合杨厂长这边的工作,只是这建筑材料以及汽、柴油还需要咱们官方支持下哈。”

方大宝默默地掏出了大刀,这还不得从土豪兜里掏出来点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