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十月(2 / 2)

慈宁宫

“皇祖母,如今三藩平定。孙儿觉得是时候大封六宫,让后宫同喜。”康熙向太皇太后说道。

太皇太后微微颔首,“那皇帝你是怎么想的?”

康熙恭敬道,“孙儿想进佟佳贵妃为皇贵妃;良妃抚育子嗣有功,晋封为贵妃;钮祜禄妃协理六宫事务尽心尽力,晋升为贵妃。除此之外,朕还想晋几位嫔位为妃,以彰其功。”

太皇太后挑了挑眉,皇帝果然是个‘孝子’,对母家极尽照顾。

这后宫封了,前朝想必也不会落下。

“如此倒也合适,只是这后宫大封,牵涉甚广,皇帝还需权衡各方。”太皇太后不动声色提点道。

康熙转了转手上的扳指,知道太皇太后对他对佟佳贵妃的荣宠不满,“皇祖母放心,孙儿还想将咸福宫的博尔济吉特贵人和永和宫的乌雅贵人都晋升为嫔位。”

太皇太后双眸微眯,知道这是康熙的退让,她也知道见好就收。

“皇帝能如此用心于后宫,也是好事!”太皇太后面带满意地笑了笑,“只是莫要让这恩宠引得后宫生乱。”

“谨遵皇祖母教诲。”康熙恭敬地回道。

看着康熙离开的背影,太皇太后屏退众人后,忍不住嗤笑一声。

她对着刚刚一直以‘透明人’的形象坐在一旁的太后说道,“你瞧瞧!哪怕佟佳氏如此烂泥扶不上墙。皇帝还是看在自己的表妹份上晋封她的位分。如今居然还要做皇贵妃了,指不定哪天就是皇后了。”

太后倒一脸预料之中,毕竟她的这个皇后之位、太后之位。

不也是得益于太皇太后是先帝的亲母吗?

现在康熙做的,不过是之前太皇太后做的罢了。

“姑祖母,事已至此,多说无益。皇帝现在明摆着偏爱佟佳家族,您又何必对此有意见。”太后对太皇太后执意计较这个很无奈。

“哀家今日若不说,你以为皇帝大封六宫,会晋升咸福宫吗?”太皇太后蹙眉,对太后摆烂地态度怒其不争,“日后,蒙古在大清的势力会越来越衰微。”

“姑祖母,那我们又能怎么办呢?现在好不容易养了胤祺了,日后不也是一份保障吗?”太后跟太皇太后分析道,“何况皇帝就像先帝一般,不乐意宠幸蒙古女子。我们难道还能强硬着压着他去吗?”

“有何不可?”太皇太后抬了抬眼皮。

只要目的达到了,管什么过程。

太后见太皇太后固执己见,赌气地嘟囔道,“只会闹得母子不休,而且皇帝不似先帝,他也不是我亲子。”

太皇太后瞥了一眼太后,知道太后是在暗指她和福临。

她冷哼一声,“若是哀家也是你这个想法,哀家能活到现在?哀家早有准备。”

太后一顿,不知想到了什么,整个突然像被闪电击中一般定在原地。

她有些不可思议地看向太皇太后,起身惊呼道,“姑祖母!难不成?”

太皇太后神色自若,“慌什么,哀家心里有数。”

太后不停地在太皇太后面前来回踱步,“姑祖母,您...莫不是疯了不成。”

“哀家脑子清醒着,”太皇太后不耐烦看着太后,“反而是你,凡事不插手。虽然不会得罪皇帝,但哀家若是百年了,你在这后宫就成一个吉祥物了。”

太后苦笑,“做个吉祥物,也好过日日夜夜想着谋划这谋划那。”

太皇太后皱了皱眉,恨铁不成钢道,“你这般懦弱,如何能在这后宫立足。哀家这是为你好,也是为蒙古在大清的势力着想。”

太后停下脚步,叹了口气,“姑祖母,就算您有准备,可这其中风险太大。万一被皇帝察觉,我们都没有好果子吃。”

太皇太后冷笑一声,“这个你放心,皇帝虽聪慧,但哀家行事谨慎,不会让他抓到把柄。”

她眼中划过一道暗色,“况且,这也是为了长远打算,此时不做,日后更难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