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功夫,几个小时就过去了。王天忽然感觉身上有些发冷,不断在梦里找被子往身上盖,抓了半天什么也没有抓着,身子一晃,醒了。他直起身子,忍痛站起来,分别找来了棉被、衣服、火柴、药箱和罐头等,来到一处远离物资的角落,又收集了一些废纸和废木箱,燃起了篝火用以取暖,顺便吃了点过期食品,才感觉好受了一些。接下来就要考虑生存和养伤的问题了。
首先要去找水源。
拆开木箱,取几根木条,在木条一端缠上厚厚的棉纱,沾上煤油,很轻松的制作了几只不错的火把。点燃起火把,身上挂上几个军用水壶,王天开始顺着山洞去寻找水源。
走过了一段较宽阔的路面,前面出现了三个岔路口。左边的岔路相对比较宽平,路面上布满碎石,似乎有人工开凿的痕迹;右边的岔路相对较窄,曲曲折折,路面起伏不大,手推车可以通过,但似乎延伸不是很远;中间的岔路最为狭窄,而且起伏不定,非常难走。王天判断:左边的岔路应该是当年东洋人出入山洞的必经之路,为了方便物资运进运出,显然是经过了人工开凿。等自己伤好一点后,顺着左边这条路应该可以走出山去;右边这条岔路有点狭窄,起伏不大,看样子有人走过,不知通到哪里,等会可以先去探探;中间这条岔路最为曲折狭窄,似乎是没有被发现过的原始状态,尽管险峻,但也最有可能发现水源。王天在想,当年东洋人是从哪里搞到水源的呢?难道是运上来的水?最后,王天决定先从右边岔路开始寻找水源。
举着火把,顺着右边岔路继续往里走。小路尽管有些弯曲,但却起伏不大。大约前行了一百多米,忽然发现走到了尽头,没有路可走了。走近仔细查看,石墙上有一块碗口大小的地方,石头的颜色跟周边颜色不太一样,有些深暗。王天用手摸摸,发现有些缝隙,轻轻一按,只听“轰隆隆”声响起,一道石门应声而开。举着火把往里一照,原来是一间石屋,面积约有三十平米左右,四周都是光滑的石墙,每面墙上都有一个凿挖的小耳洞,耳洞里都放置着一盏未点燃的马灯。地面很光滑、平整,靠墙的地上依次排放着十几个黑色大铁箱,铁箱都上着锁,箱盖上贴着封条,已看不清是什么字了。
王天很震惊,这里怎么会有间石屋?石屋里放的又是什么东西?他带着疑问上前用内力震开一个铁箱上的锁,打开箱盖一看,更是惊得目瞪口呆。铁箱子里整整齐齐放满了金灿灿的金条。再打开一个铁箱,仍然是满箱子金条,索性把铁箱全部打开,发现总共十五个大铁箱,其中有十一个铁箱全是黄金,另有两个箱子里装满了珠宝、玛瑙、宝石、瓷器;还有一箱是历代名家字画,一箱是各种古籍珍本。这是密藏宝库啊!难道又是当年东洋人强行掠夺来的华夏瑰宝?还是另有渊源?
王天赶紧重新锁好铁箱,关闭石屋,返回到了岔路口。他艰难的瘫坐在地上,一边闭目养神,一边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