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贺新未直接介入,却为这场纷争精心筹备。
临别时,波罗斯不解霍曜为何执意与贺新对抗,尤其考虑到他曾救过霍曜性命。
他真诚希望两人化解矛盾,但霍曜未作回应。
波罗斯明白其立场后,遗憾离去。
舞台虽已搭好,一周内澳门江湖却异常平静。
然而,所有人都清楚,平静背后正酝酿着风暴。
霍曜清楚,这段时间尹志巨和洪文刚正秘密联络港岛四大势力,行动极为隐秘,仅派心腹赴港,接触对象皆为四大势力的核心人物。
东星内部知情者寥寥,骆驼与古惑伦知晓 ,就连东星五虎也暂未得悉。
许炎东已登顶,取代司徒浩南,成为新擒龙虎,人称“大东”
。
至于新记、和联胜乃至洪兴,唯有各帮龙头掌握 。
尹志巨和洪文刚严守秘密,情报小组亦未察觉蛛丝马迹,然而霍曜却洞若观火,只因他们千般筹谋,唯独遗漏了一点——洪兴龙头靓坤实为霍曜的人。
得知此事后,霍曜悄然调整部署。
他对港岛、澳门双线施压早有准备,即便无靓坤助力,亦有防范之策。
唯独未知港岛四大字头谁能与尹志巨、洪文刚联手。
局势未定之时,连靓坤也不曾放松戒心。
当前状况,再谨慎亦不为过。
然而靓坤的表现令人满意,至今毫无异动,对他忠心耿耿。
一切尽在掌控,直至第八日上午,意外突至。
洪文刚来访。
第376章:以少胜多!(1更)
上午十时,别墅书房内,霍曜坐于沙发,口述《诛仙》最后两章,打字者并非专业速记员,而是波波。
“血色红芒漫天蔽日,自通天峰望去,整片天空尽染血红,暗红乌云翻滚涌动,令人窒息。”
“红云笼罩下,万物皆呈血色,天红、山红、云海亦红……”
波波边打字边腹诽不已。
这老板究竟是何方神圣?生死存亡之际,全然不顾正事,只顾看书或写书。
仿佛世事与己无关,真是莫名其妙!
“见鬼的小说!”
尖东之王,本该执掌大事,却迷上了写作,且才情斐然。
仅凭最后二十万字,便让波波欲罢不能。
不过,这并非重点。
这几日,波波的角色是霍曜的打字员,这种反差让她感到莫名荒诞。
咚咚咚!
有人敲门。
\"进来。\"霍曜说。
占米推开门,站在门口道:\"曜哥,黑洪来了,似乎有要事找您。\"
洪文刚?
霍曜眉头微蹙,心中存疑。
那家伙不是联合尹志巨,联络四大字头密谋对付自己吗?为何会突然登门?
莫非他不惧来去无踪?
又或是觉得霍曜真不敢对他下手?
\"带他进来。\"
霍曜懒得深思,只吩咐占米。
\"好的。\"
占米答应一声,转身离去,仔细搜查后,很快将洪文刚领进书房。
洪文刚经过伪装,衣着与平日大异,甚至身高也被调整,比平时高出至少十厘米。
这般乔装,显然是为了隐藏行踪。
霍曜为外来者,而尹志巨、洪文刚则是本地势力,他们的最大优势在于,澳门各处遍布眼线。
这别墅四周,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窥视。
街头小贩、乞丐,树荫下乘凉下棋的路人,以及围观的市民,谁都有可能与他们有关。
至于那几位手持公文包、装扮成白领、在街上徘徊的人,则百分百是他们的探子,不是尹志巨的,就是洪文刚的。
洪文刚一进屋,占米就走向窗边拉上窗帘。
洪文刚态度谦恭,微微低头问好:\"霍先生,您好。\"
霍曜示意案几方向,笑着说:\"洪先生来访,实在出乎我的预料,坐吧,先喝茶。\"
洪文刚在霍曜案几对面坐下,刚要说话。
\"洪先生,请稍等。\"霍曜说道,\"我有一件极其重要的事要处理,办完之后咱们再谈。\"
洪文刚说:\"行,霍先生继续忙,我就在书房等吧。\"
霍曜回应:\"不用,这里就行。\"
咦?
洪文刚愣了一下,随即问:\"难道我不需要回避吗?\"
霍曜笑了笑:\"写小说而已,避什么?再有两千字就完本了,快的话半小时搞定。\"
天啊!
写小说?这就是你说的重要事情?确定不是在开玩笑?
洪文刚震惊得差点喷出一口老血。
站在一旁的波波也想跟着吐血。
作为密谈对象,她根本没资格听,也不想听,这种机密知道得越多越危险。
洪文刚一进屋,她就打算离开。
但霍曜的话让她停下脚步,瞪着一双电眼无语地看着他,确认不是玩笑后无奈摇头,又坐了下来。
霍曜不再理会洪文刚,缓缓口述《诛仙》最后一章:
\"白云悠悠,飘荡于群山之上,轻风拂过,说不出的惬意。\"
\"昔日狐岐山的深渊,如今已没了刺眼的血光,但深处依然传来阵阵热气,隐约还能听见岩浆流动的声音……\"
接下来的大半时间,洪文刚陷入一种难以置信的状态,仿佛在怀疑自己的人生。
天啊!
霍曜不是在开玩笑,他真的在写小说!
更让洪文刚崩溃的是,为了照顾波波的打字速度,霍曜读得很慢,慢到连波波都觉得受不了,不得不提醒他可以快点,自己能跟上。
\"轻风掠过,屋檐铃铛作响,绿衣微摆,似带笑意;铃音随风传扬,回荡天地间。\"
终于结束了!
波波立刻起身:\"霍先生,任务完成,不打扰你们谈话,先告辞了。\"
霍曜点头示意。
得到许可,波波如释重负般离开,一刻也不想多留。
书房内,只剩霍曜、占米与洪文刚三人。
洪文刚略带感慨地说:“公元383年,淝水之战爆发,前秦苻坚率80万大军南侵,意图吞并东晋,而淝水防线上的东晋军仅8万北府兵,双方兵力悬殊。”
“然而,在这样的局势下,以谢玄为首的东晋将领以弱胜强,名垂青史。”
“那位名将虽未亲上战场,但他乃谢玄叔父。
淝水之战结束后,他正与友人弈棋,听闻捷报传来,也只是淡淡道,‘前方的小辈们打胜了。
’”
“霍先生今日之举,颇有古风遗韵,令人钦佩。”
这是怎么回事?
这家伙身材矮小,却对淝水之战如数家珍,甚至准确无误,可见其学识渊博,水平之高,教授高中完全不成问题。
霍曜目光怪异地注视着洪文刚。
洪文刚解释道:“我平日爱读各类书籍,尤其偏爱历史,不过大多是杂书,与霍先生相比相差甚远。”
霍曜摇头,“你的才学让我刮目相看,江湖中人能识字已属不易,喜欢读书更是凤毛麟角,你实属难得。”
洪文刚谦逊道:“霍先生过誉了,咱们还是言归正事。”
“好。”
霍曜点头。
洪文刚直奔主题,他所说的“正事”
让霍曜颇感意外。
近期,他竟联合尹志巨,借助人脉资源,试图联络港岛四大势力,将自己逐出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