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唐望晴全神贯注为病患诊治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满脸焦急地背着一个面色苍白、昏迷不醒的年轻女子挤到了前面。
大汉“噗通”一声跪下,声音带着哭腔:“小神医,求您救救我妹妹,她突然就昏过去了,怎么叫都叫不醒!”
唐望晴见状,立刻放下手中正写着药方的笔,快步走到大汉身边。她轻轻摸了摸女子的额头,眉头微微皱起,又翻开女子的眼皮查看,紧接着迅速为她把脉。片刻后,唐望晴对大汉说道:“大哥莫急,你妹妹是气血亏虚加上暑热攻心才昏迷的,我先施针为她缓解症状。”
说罢,唐望晴熟练地从药箱中取出银针,找准穴位,手法娴熟地扎了下去。随着银针的刺入,女子原本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苍白的脸上也有了一丝血色。大汉在一旁看得目不转睛,眼中满是感激与期待。
施针完毕,唐望晴又吩咐杞子去熬制一味清热补气的汤药。还未等她没松口气,一位衣着朴素的中年男子又走上前来,有些犹豫地问道:“小神医,我这胳膊疼了好几个月了,使不上力气,您看能治吗?”
唐望晴微笑着点头:“当然能,您先坐下来,我仔细瞧瞧。”她一边为中年男子检查,一边耐心询问他的日常劳作和疼痛的具体情况。
在唐望晴忙碌的身影周围,医馆的伙计们也没闲着。他们有的帮着维持秩序,有的协助唐望晴调配药材,有的为病患分发已经熬制好的药剂。日头渐渐升高,气温越来越高,可义诊现场的热情却丝毫不减。唐望晴忙得汗流浃背,发丝都被汗水浸湿贴在脸颊上,但她依旧没有丝毫停歇的意思,一心只想多救治几个病患。
不知不觉已至晌午,烈日高悬,炽热的阳光毫无遮拦地洒在义诊现场。唐望晴的额头布满细密汗珠,后背的衣衫也被汗水浸透,可她连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仍在马不停蹄地为病患诊治。
这时,一位身形佝偻的老妇在家人搀扶下蹒跚走来。还未靠近,老妇便放声大哭:“小神医,我这腿怕是好不了啦,活着也是拖累家人,您行行好,给我个痛快吧!”
唐望晴被吓了一跳,赶忙起身,快步迎上前去,轻声安慰道:“大娘,您可别这么说,没有治不好的病,您先让我看看。”她扶着老妇缓缓坐下,蹲下身为她检查腿部。原来,老妇的腿患了严重的痹症,因长久未得到有效治疗,关节已经变形。
唐望晴心疼地皱起眉,对老妇说道:“大娘,您这病虽棘手,但并非无药可医。我先给您开几副内服的汤药,再配合针灸和外敷的药膏,只要坚持治疗,肯定会有好转的。”
老妇听后,眼中燃起一丝希望:“真的吗,小神医?我还能像以前一样走路?”
唐望晴用力点头:“一定可以的,大娘您要有信心。”她边说边认真地为老妇开药方,详细地向其家人交代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忙完这一切,唐望晴刚直起身,就感觉一阵头晕目眩。一旁的杞子眼疾手快,赶忙扶住她:“小姐,您太累了,先休息会儿吧,喝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