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东宫地窖里的现代解剖台(1 / 2)

胤礽提着羊角灯走下石阶时,青苔的腥气混着冰窖的寒雾扑面而来。他盯着石壁上新凿的凹槽——那里本该放着冬储白菜,此刻却嵌着半面铜镜,折射出地窖深处诡异的青光。

\"殿下,此处阴气太重……\"小太监话音未落,就被石静娴用胤礽的脸瞪得闭了嘴。她摩挲着袖口暗袋里的翡翠压襟,这是昨日从索额图送来的\"江南贡品\"里翻出的,与穿越那日解剖的女尸佩饰一模一样1。

夯土墙突然传来空洞回响,石静娴猛地推开暗门。

三百支蜡烛同时跃动的火光里,青砖地上赫然铺着整块汉白玉石台,边缘刻满《洗冤集录》的验尸口诀。四尊青铜仙鹤灯衔着西洋凸透镜,将光线聚在台面一具盖着黄绸的尸身上——正是三日前暴毙的户部侍郎富察·明安。

\"娘娘若是见到这番景象……\"扮作太子妃的胤礽在身后冷笑,\"怕是要吓晕过去。\"

石静娴掀开黄绸,腐臭味中混着冰片与白芷的气息:\"我用冰窖储了八十斤硝石制冰,尸体保存程度足够勘验。\"她指尖划过尸体肋下的淤痕,\"真正的太子妃可不会在更衣时,发现你左肩猎伤比原主短了半寸。\"当烛泪滴进鎏金铜盆时,石静娴正用银簪挑开尸体的胃囊。她想起现代实验室的不锈钢器械,此刻手中却是太医局顺来的针灸铜人部件——三棱针改制的解剖刀,铜箔卷成的镊子,甚至用马尾毛和鱼胶做出了简易缝合线。

\"胃内有苦杏仁味。\"她将渗出液滴在宣纸上,朱砂笔圈出泛蓝的痕迹,\"与惠妃宫里赏的西域干果成分一致。\"

胤礽突然抓住她手腕,丹凤眼里映着跳动的火苗:\"昨日乾清宫夜宴,老八向皇阿玛献的正是此物。\"

尸体右手指甲缝的丝线被铜镜放大,石静娴用妆奁里的眉夹夹起一缕靛蓝:\"江宁织造上月进贡的云锦,只赐了太子党三品以上官员。\"她突然轻笑,\"索额图前日参劾的河道总督,其妾室正是惠妃的表妹。\"

地窖顶传来细碎脚步声,两人同时屏息。石静娴迅速将脏器塞回尸体腹腔,胤礽扯下旗装外袍盖住汉白玉台。当值夜嬷嬷提着灯笼进来时,只见\"太子妃\"正在冰窖清点冬笋,\"太子\"则捧着《周髀算经》皱眉:\"爱妃觉得,勾股定理能否用于治河筑堤?\"子时的梆子声响起后,石静娴掀开了第三层黄绸。尸体后颈的刺青在凸透镜下显形——一只衔着铜钱的蝙蝠,与三年前宗人府卷宗里某位暴毙盐商的标记相同。她蘸着尸蜡在宣纸上临摹图案,却听见胤礽倒吸冷气。

\"这是前明白莲教的暗记。\"他扯开衣领露出锁骨,\"我十七岁代天子祭泰山时,刺客身上也有此纹。\"烛光映着他脖颈渗血的抓痕——那是今晨被石静娴逼着学梳两把头时,被金钗划破的。

地窖深处突然传来陶罐碎裂声。石静娴举起烛台照去,五十个陶瓮整整齐齐码在墙边,分别标注\"顺天府水井浮尸·康熙三十一年通州驿站断头案·三十三年\"。最角落的瓮里泡着副孩童骸骨,腕骨套着鎏金虾须镯——与毓庆宫密格中,真正的石静娴婚前画像所戴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