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太子殿下,您的月事带拿反了(1 / 2)

石静娴是被一阵“哗啦”声惊醒的。

她迷迷糊糊睁开眼,只见胤礽背对着她,正和一条绣着缠枝牡丹的绸带殊死搏斗——那绸带本该规规矩矩系在腰间,此刻却像条活蛇,缠在他手腕上打了死结,另一头还勾住了床柱的雕花。他越是用力扯,绸带缠得越紧,最后“刺啦”一声,绸带没断,倒是把床帐扯下半边,连带着铜镜“咣当”砸在地上。石静娴揉了揉眼睛,职业病瞬间发作:“月事带不是这么系的,沙袋朝外会漏……”

话没说完,胤礽猛地回头,那双平日里阴鸷冷厉的丹凤眼此刻瞪得溜圆,耳根“唰”地红透:“闭!嘴!”石静娴下意识就要上手示范,结果刚碰到绸带,胤礽就跟被火烫了似的往后一退,一脚踩在翻倒的铜镜上,整个人“咚”地撞上妆台。

——妆台上摆着的胭脂盒、螺子黛、玫瑰露瓶“噼里啪啦”砸了一地,鲜红的胭脂膏子溅在他杏黄寝衣上,活像凶案现场。“殿下?娘娘?可要奴才进来伺候?”李德全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带着十二分的谨慎。

屋内瞬间死寂。

石静娴和胤礽对视一眼,一个衣衫不整满身胭脂,一个手里还攥着月事带,活脱脱一副“新婚燕尔不知节制”的荒唐景象。半刻钟后,李德全低着头退出去,脚步比来时快了三倍。

不到一个时辰,整个紫禁城都知道了——

太子夫妇晨起“嬉戏”,砸了半间屋子;

太子妃亲手给太子系……某种不可描述的带子;

最离谱的是,据说太子羞愤欲死,而太子妃一脸淡定,甚至还想教学。——今日的东宫,依旧风平浪静(才怪)。李嬷嬷带着四名宫女推门而入时,东宫寝殿内的画面让所有人瞬间石化——

太子胤礽:杏黄寝衣半敞,衣襟上溅满胭脂,手里还攥着一条可疑的绸带(月事带),脸色黑如锅底。

太子妃石静娴:盘腿坐在床沿,手里捏着另一条绸带,正以\"外科结\"的系法示范,表情专业得仿佛在解剖尸体。

满地狼藉:翻倒的铜镜、碎成八瓣的胭脂盒、被扯烂的床帐……活像刚经历了一场小型战争。六十岁的李嬷嬷,紫禁城资深教习嬷嬷,曾教导过三朝嫔妃礼仪,此刻却遭遇了人生最大挑战——

她的目光在太子和太子妃之间来回扫视,最后定格在那条绣着缠枝牡丹的绸带上,嘴唇颤抖着挤出几个字:\"老奴……老奴这就告退!\"

转身时差点被门槛绊倒,却以不符合年龄的敏捷一把拽住门环,\"砰\"地关严实了。四名捧着脸盆、帕子的宫女还僵在原地,最胆大的那个盯着太子衣襟上的胭脂,突然福至心灵:\"奴婢们什么都没看见!\"

说完\"哗啦\"扔下铜盆,拽着其他三人夺门而逃,留下满地晃荡的洗脸水和漂浮的玫瑰花瓣。 谣言发酵的速度比八百里加急还快

未到午时,东宫上下已流传三个版本:

保守派:太子夫妇晨起嬉戏,不慎打翻妆台(李嬷嬷原话)。

狂野派:太子妃亲手给太子系上某种\"西域秘带\",太子羞愤欲死(浣衣局小宫女补充细节)。

玄幻派:太子被妖妃施法,每日需以女子之物镇魂(某位坚信狐媚子存在的侧福晋独家解读)。石静娴:发现宫女们看她的眼神充满敬畏,仿佛她随时会掏出一把手术刀。

胤礽:被侧福晋们用\"懂得真多\"的目光洗礼,连最跋扈的李佳氏都主动避让三丈。

康熙:晚膳时突然赐下一盅鹿血汤,意味深长道:\"保成啊,要节制。\"石静娴站在乾清宫丹墀下,手里捧着一摞奏折,突然发现——自己拿反了。

黄绫封面的“密”字倒悬着,像在嘲笑她的不专业。她下意识想调整,结果手一滑,奏折“哗啦”散了一地。

朝堂瞬间寂静。

大阿哥胤禔挑眉:“二弟今日……手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