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人的声音传来:传说中喜欢拈花沾草的三皇子,就这么被太子害死了。睿文王啊,太子心狠呢,他同父异母弟弟,被他沉下深潭了,被他活活淹死,可见他有多么多么狠!
睿文王高高昂起头来,走到王爷椅上坐下,哈哈大笑。有主意了,扳倒太子,才是抢到皇位的第一步。听了红人的一番话,我心里已经有想法。先到这里,你们都回去休息。有什么好想法,改日再商议。
几个人纷纷起身,告别睿文王。他们走出密室,走出密道,从一个密道口上来。
这一个密道口,距离睿文王府,有五里路远。
从密道口出来之后,是一条河堤。紧挨着河堤的是一处陡峭的小山。山上没有树木,也没有路,只有几块不大的石头。附近方圆三里地,荒无人烟,京城里的人,几乎没人来过此地。
一会儿,两艘木船从上游而来,经过小孤山,靠近河堤。几个人纷纷上船,他们坐好之后,木船又顺流而下,拐过一道弯,朝西沿河顺流而去。
太子的耳朵里,早已有干旱﹑逃荒﹑难民等民不聊生的消息。他没有因京城外,逃荒者抛家走他乡,而心里感到难过,还是照样灿烂着,过歌舞升平的生活。
旱灾越来越严重,饿死人越来越多。尸体横七竖八的躺在沟壑里。富人家的东西,被偷盗的多起来。城池里的店铺,都关门了。街上一个行人也不见。
不少书生秀才,看见此情此景,义愤填膺,背上包裹,结伴去毓秀京城。读书人想拦御驾问皇上,天灾祸难,朝廷该如何应对?泱泱大国,难道没有一个人,力挽狂澜,跨过这次灾难?如果朝廷百官无人才,那就建议皇上举行大考,在书生群选拔人才!
读书人,陆陆续续,来到毓秀。
毓秀京城,人们生活,较之前相差不大。
花市,鸟市,粮食市,女红市,逛市人熙熙攘攘,络绎不绝。东大街,西大街,北大街,南大街,街道两侧的店铺,店店铺铺开门营业。
酒楼,夜宿楼,翡翠铺,字画铺,丝绸店,裁缝店,戏苑楼,百花楼,花香苑,店铺楼苑,生意繁忙,经济出现一片繁荣景象。
这夜,太子和几个相仿的年轻男子,推杯换盏,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然后,一起嘻嘻哈哈,看几个女子跳舞。
一侧卷帘后的张春禾,心里那个气:这是大梁的太子吗?逃荒,缺粮,大梁即塌,他都不闻不问!梁公子,你在哪里?梁公子,皇上病重,你失踪,梁国要大乱,你知道吗?
牡丹走过来,牵起张春禾的手,望着她道:“春禾姐,你有心事?该是想梁公子了吧。”张春禾叹了口气,小声道:“昨日,我去街上,看见两个逃荒人。京城有逃荒人,这说明什么?天灾,很严重,后果,更严重。或者,血雨腥风,或者,梁国灭亡征兆……”
牡丹听见了梁国灭亡这几个字,她心里竟有些高兴:哼哼,太好了。梁国灭亡,我要做推波助澜的事,加快它的灭亡速度。天助郑国也,天助郑国也。
一会儿,宴席散了,几个男子走了。
罗成桓从外面走进来,他走到太子面前,跪下来,双手抱拳:“太子。我说的那个事,你考虑的怎么样了?当断则断,不断晚矣。睿文王那边,说不定,要抢在我们面前行动。”
太子摆摆手,示意他不要再说了。他慢慢站起身来,好,好,一个月后动手,罗赶紧去准备。
罗成桓面露喜色,答应着,站起身来,急急忙忙走出了太子殿。
张春禾看见罗成桓出了大殿,羞答答的走出来,走到太子身边,她用双手把太子的眼睛蒙上,换上一种声音,嗲声嗲气的问:“太子爷,猜猜我是哪个美人?”
太子笑呵呵:“好啊。那,我就猜猜,你,你是禾美人,对不对?”张春禾笑眯眯的答:“不对,错了。你再猜猜。”太子想了想,又说:“哎,说不定,是你的小姐妹,那个牡丹。”
这时候,牡丹从帘子里走出来,对着张春禾点点头,迈着轻盈的步子,出了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