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田地头前,百姓们对新犁议论纷纷。
“这就是林大人新研究的铁犁?变小了好多,看起来很灵巧,不知道效果如何。”
“变小了,那耕地的深度和宽度会不会也变小?”
“是啊,如果翻地的效果不好,那这个新犁就没有作用。”
“你们真是嘴碎!林大人为了我们呕心沥血,研究新犁,你们就不能盼点好的!”
“没错!瞧瞧你们丑陋的嘴脸,真是让人恶心。之前林大人要造皇庄水车的时候,你们也质疑,现在怎么不说话了?回答我!看着我的眼睛!”
“我们只是担心而已!”
“…”
百姓们议论的话语传到了武照和几位内阁大学士的耳朵里。
温书仁冷笑一声,说道:“百姓是最有发言权的,这新犁体积小,真能达到直辕的耕地效果吗?如果只能耕很浅的深度,那有何用?”
“温次辅,实验还没开始呢,你怎么又焦急了?”武照问道。
温书仁回道:“微臣是怕浪费陛下和所有人的时间,哦对了,我和诸位臣工来找陛下,是大殷国送来国书,大殷皇帝已经派遣了使团,出使大周国,预计一个半月能来到京都城。此次出使,是商讨西部边关沙州和琼州两地的归属问题。”
“是啊陛下,国书中大殷皇帝的言辞非常强势,对两州势在必得,如果这次两国会晤谈不拢,恐怕会起兵事。”阎嵩也道。
紧接着,领兵部左侍郎的薛灿又带来一个不好的消息:“陛下,还有一则紧急的军情,突厥出兵两万,骚扰我们北部边关数州。”
听完汇报后,武照秀眉一蹙。
大周国西面和大殷国接壤,大部分边界是以山川河流为界线,但是在接壤的中间区域,却有争议。
中间区域是一片难得的小平原,差不多有两州之地。大殷国和大周国之前,这片土地归属于靖国,靖国灭亡后,诸侯争霸,最后分裂成大殷国和大周国。
而这两州之地便在大周国和大殷国之间来回易主,到现在变成了存疑之地,成为两国驻兵对峙的地方。
“大殷皇帝对两州之地势在必得,我大周国同样如此!他们想谈就谈,想打的话,朕随时奉陪。至于突厥犯边,每年都会发生,告诉后军都督段正阳,在关键位置设防,阻击突厥。”武照吩咐道。
温书仁却道:“陛下,真要和大殷国开战,那大周国可以说是两面受敌,到那时,南方的蛮夷再有所行动的话,那事态将变得格外棘手。微臣的建议是尽量和平解决两州争端问题。”
“是啊陛下,如今国内天灾人祸不断,不宜大规模出兵。”周天祥也劝道。
武照沉声道:“朕明白,但也要做好两手准备!”
温书仁等人对视一眼,看出了武照的倔强,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林秀将这一切看在眼中。
通过对话,能看出武照是不惹事,也不怕事,就算国内情况复杂,该出兵时也要出兵。而几位大学士却不愿意出兵,出兵会影响他们的利益。
这时候,牛被牵了过来。
林秀指挥佃户,开始给牛套上曲辕犁。
看到这一幕后,温书仁等人惊讶道:“一头牛?”
“没错!新犁只需要一头牛便可耕地。”林秀回道。
温书仁的眉头立即皱了起来,他知道百姓手中耕牛较少,新犁竟然能节省一头牛,单单这一条,就已经证明了新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