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书衡好似一位皇帝,在所有人的迎接下,他走进了食厅,来到了主桌。
主桌只有两个座椅,一个是坐北朝南的正座,用上好的黄花梨打造,温书衡来到后,直接坐在了上面。
旁边的座椅是温书仁妻子温氏的位置,不过温氏在后宅修佛,几乎不在这里用餐,但她的座椅没人敢撤。
而其他人坐在其他位置。
比如左边的桌子,是两位嫡子和其家人,右面的桌子是庶子和其家人。再往后,是温家其他人。
温书仁落座后,扫视一圈后,说道:“动筷吧。”
下达了命令,温家上下才敢动筷子。
温书仁的目光扫过桌子上的美食,最后定额在一个虾仁上,身旁的丫鬟立即用筷子夹起来,然后送到温书仁的嘴边。
温书仁顺势张嘴,虾仁入口,他才开始咀嚼起来。
“今日这虾仁不错!”温书仁称赞一声。
食厅旁边就是偏厅,里面站了不少人,有厨师、帮厨、厨娘等等。
听到温书仁的称赞,负责这道虾仁的厨师立即跪在偏厅门前,恭敬道:“多谢老爷夸奖,小人不敢居功,多亏了三少爷带来的珍贵精盐,才让这道虾仁别有一番滋味。”
温书仁立即看向了温敬泽。
温敬泽赶忙放下碗筷,起身来到温书仁身边,温顺得像条狗,回道:“父亲。”
温书仁说道:“看来把盐行交给你打理是对的。”
显然,温书仁想错了,以为精盐是温敬泽搞出来的。
但是面对这种错误,温敬泽根本不敢解释,而是回道:“孩儿牢记父亲的教诲,一直在努力。”
这时候,一名贵妇人走了过来,笑着说道:“老爷,敬泽这孩子最近非常用功,把盐行管理得蒸蒸日上,是不是该给他加点担子了?”
贵妇人就像熟透的水蜜桃,容貌一流,身段丰腴,她正是温敬泽的母亲,温敬泽的平妻张静。
实际上,她已经四十岁了,但容貌和身段看起来也就三十岁。
温敬仁想了想,便道:“的确该加点担子了,明日去商行,会有人给你安排。”
温氏的生意可不仅仅只有盐行,而是一个巨大的综合性商业体,粮食、布庄、铁料、当铺等等,温氏商行可是大名鼎鼎的皇商。
张静一喜,连忙用手肘碰了碰温敬泽。
温敬泽连忙道:“是父亲,孩儿记下了。”
不远处的桌子上,坐着柳疏影和其他的妾室。
柳疏影将温敬仁和温敬泽交谈画面看在眼中,嘴角浮现一抹冷笑,而后夹起一块虾仁,送给了旁边容貌姣好的女子。
“吴莺姐姐,老爷说这虾仁不错,你也尝尝。”柳疏影笑着说道。
容貌姣好的女子也是温书仁的妾室,名叫吴莺,看到柳疏影夹到碗里的虾仁,她用筷子夹起,直接放在了旁边的骨碟上,然后冷嘲热讽道:“你还是自己享用的。”
“吴莺姐姐,我们都是老爷的妾室,在这温府中的地位只比丫鬟好一些,更应该互助互利,我好像没有地方得罪姐姐吧。”柳疏影主动示好。
吴莺冷笑道:“收起你的可怜,在我面前,就不要装模作样了。老爷那么喜欢你,你和我们可不一样。”
其他妾室纷纷讥讽道:
“没错,谁不知道老爷最宠爱的人就是你啊?”
“谁叫我们没有一个好母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