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车窗外的景色飞速后退,司马宇靠在座椅上,耳边还回荡着体育馆内的欢呼声。绝杀安阳九中的那一刻仿佛还在眼前,但庄伟教练已经在车上播放起了比赛录像。
\"别急着庆祝,\"庄伟的声音从车载显示屏旁传来,\"看看第三节这个防守轮转,周毅在这个位置拿到了多少分?\"
屏幕上,周毅正轻松突破防线完成上篮。司马宇皱起眉头,胜利的喜悦渐渐被冷静的分析取代。他注意到自己至少有三次补防慢了半拍,而段贵能在换防时总是习惯性后退一步,给了周毅投篮空间。
\"全国四强可不会给我们这么多机会。\"林墨拄着拐杖站在过道里,眼神锐利。
苏梦悄悄递给司马宇一瓶运动饮料,小声说:\"你已经很棒了。\"
司马宇摇摇头,目光没有离开屏幕:\"还不够。\"
回到学校的第三天,庄伟召集全体队员在战术室开会。投影仪上显示着四支队伍的队徽:广厦中学、地质中学、明德中学和京都师范附属中学。
\"首先是广厦中学,\"庄伟点击遥控器,屏幕切换到一支身穿红色球衣的队伍,\"他们以'跑轰'战术闻名,场均得分破百。控卫陈星速度极快,有'闪电'之称。\"
录像中,一个矮小灵活的身影连续过掉三名防守者上篮得分。杨发西不自觉地摸了摸自己的脚踝。
\"他们的弱点是防守,\"林墨补充道,\"特别是内线防守。段贵能,闻骏魏,你们会在禁区占据优势。\"
接着是地质中学的画面。庄伟的表情变得严肃:\"这支队伍完全不同,他们打的是'磨盘'战术,节奏极慢,但防守滴水不漏。中锋张岩身高221cm,臂展达到233cm,是目前的盖帽王。\"
屏幕上出现一个瘦高的身影连续封盖对手投篮的场景,段贵能不禁坐直了身体。
\"明德中学,\"庄伟继续道,\"他们拥有全国最好的外线投射能力,首发五人的三分命中率都在40%以上。小前锋林阳被称为'神射手',射程覆盖半场任何位置。\"
司马宇注意到吴加飞的眼睛亮了起来,作为队内的神射手,这显然引起了他的兴趣。
\"最后是京都师范附属中学,\"庄伟的声音低沉下来,\"卫冕冠军,阵容深度可怕。他们的王牌是锋卫摇摆人楚星河,去年决赛独得47分。\"
录像切换到一场比赛,一个身材修长的球员在三人包夹下仍能稳稳命中投篮。司马宇感到一阵熟悉的战意——就像面对周毅时一样。
\"四支队伍,四种风格,\"庄伟环视众人,\"我们有一个月时间准备。现在,训练计划。\"
清晨五点半,天刚蒙蒙亮,一中的篮球馆已经灯火通明。司马宇是第一个到达的,他发现庄伟和林墨已经在战术板前讨论了很久。
\"今天开始第一阶段:体能强化。\"庄伟的声音在空旷的球馆内回荡,\"全国四强的比赛强度会更大,没有体能一切都是空谈。\"
训练内容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上午是负重折返跑和跳绳训练,下午是结合球的耐力训练,晚上还有力量训练。每天训练时间长达八小时。
第一周结束时,连体力最好的段贵能都瘫在了地板上。\"教练是想杀了我们吗?\"他喘着粗气说。
但效果是显着的。第二周开始,庄伟引入了针对性的战术训练。
\"对阵广厦,我们要打'铁壁'防守,\"他指挥着队员们跑位,\"司马宇,你负责盯防陈星,放投不放突。其他人快速轮转,不给快攻机会。\"
针对地质中学,训练重点变成了破解联防。\"他们的2-3联防像铁桶,\"林墨解释道,\"我们需要外线投射和罚球线策应。段坤、吴加飞,你们要多跑动寻找空位。\"
最艰难的是模拟明德中学的外线防守训练。庄伟安排了五名助理教练站在三分线外连续投篮,队员们必须快速轮转封盖。
\"手再抬高!\"庄伟怒吼道,\"林阳的出手点比这高多了!\"
王杨超在一次扑防中扭伤了脚踝,但他只是简单处理后立刻回到了训练场。\"没事,\"他对担心的司马宇说,\"决赛前可不能掉队。\"
第三周开始,庄伟为每位队员制定了个人特训计划。
\"杨发西,\"庄伟递给他一叠资料,\"你需要提高心理素质。从今天起,每次训练我会安排人专门对你喷垃圾话。\"
杨发西的脸色变了变,但点了点头。
\"段贵能,开发你的中距离投篮。全国四强的中锋都会放你投篮,你必须让他们付出代价。\"
大个子中锋挠了挠头:\"教练,我从来没投过那么远的球。\"
\"那就从现在开始学,\"庄伟不容置疑地说,\"每天加练200个中投。\"
对司马宇的要求最为特殊:\"你需要提升组织能力。从今天起,训练赛中你只能传球,不能自己进攻。\"
\"什么?\"司马宇难以置信,\"但四强赛...\"
\"正是因为你将成为四强赛的主攻点,才更需要你理解传球的最佳时机和角度。\"庄伟的眼神不容反驳。
最令人意外的是对王杨超的安排:\"你需要控制犯规。从今天起,每次训练赛你只能有两次犯规机会,超过就做五十个俯卧撑。\"
王杨超撇撇嘴:\"防守不犯规怎么防?\"
\"聪明的防守者知道如何在不犯规的情况下施加压力。\"林墨递给他一盘录像带,\"看看这个,托尼·阿伦的防守集锦。\"
凌晨一点,司马宇蹑手蹑脚地回到宿舍。他刚结束三个小时的加练,全身肌肉都在抗议。但当他推开宿舍门时,发现杨发西正坐在床上看录像。
\"还没睡?\"司马宇小声问。
杨发西指了指屏幕:\"地质中学的比赛录像。他们的控卫贵小栋有个习惯,第二次变向时总会先眨两下眼。\"
司马宇凑近看,果然发现了这个细微的动作。\"这能帮你预判他的突破方向。\"
\"庄教练说得对,\"杨发西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我们不能只靠天赋赢球。\"
第二天早餐时,司马宇注意到队友们都在讨论各自的发现。段贵能正在向吴加飞请教投篮手型;闻骏魏和李金坪在研究广厦中学大前锋的卡位习惯;连平时话最少的马立豪都在和段坤讨论挡拆战术。
一种前所未有的凝聚力正在队伍中形成。
训练第三周的一个晚上,司马宇独自在球馆加练跳投。连续二十次投篮后,他突然发现自己的命中率急剧下降。
\"手腕太僵硬了。\"一个声音从黑暗中传来。林墨拄着拐杖走进灯光下,\"你疲劳时手腕会不自觉地紧绷,影响投篮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