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一树梨花压海棠(1 / 2)

人在认真工作的时候,时间过得很快。

一转眼,便过去了四日。

这几天里,林秀向匠人们传授硝石的提炼之法和水泥的制作之法。

硝石提炼还好些,按部就班。但是水泥烧制需要控制温度,林秀也是尝试很多次,才掌握合适的温度,从而把熟料烧制出来。

匠人们不懂其中原理,只能照猫画虎,按照林秀要求的步骤进行,所以学的速度就慢了很多。

不过有林秀言传身教,终于摸清具体步骤和方法。

也就在这时,一个好消息传来。

山东盐场的第一批粗盐通过水路已经送达。

“这么快?”

林秀甚是惊讶,立即赶往码头。

新建的码头虽然还未完工,但已经能停靠船只了。足足九艘大船外加九艘小船,停靠在运河边上,甚是壮观。

沈之初随船归来,他跳下船来,第一眼就看到了林秀。

没办法,林秀太俊美,站在人群中宛若一枝独秀,不想看见都难。

“林大人!”

沈之初面露喜色,加快脚步来到了林秀面前。

看着晒黑的沈之初,林秀笑道:“辛苦沈家主了!”

“不辛苦,为陛下办事,这是沈某的荣幸!林大人,幸不辱命,我已经和山东十二家盐场谈好了合作,第一批食盐已经送抵,共有四十六万斤。第二批五十四万斤粗盐大约三天后到达。后续十二家盐场都会给我们准备一定的粗盐储量,款到便可发货。半年后,付定金便可发货。”沈之初回道。

林秀忍不住问道:“沈家主,你的速度和效率也太快了吧,比我预想的时间要快上十多天,你是怎么做到的?”

水运的速度不会悬殊太多,只要不碰到恶劣天气,最多悬殊两三天,而且往往都是往后推迟,但是沈之初却足足提前了十余天,这简直有些不可思议。

沈之初回道:“是这样的,我快马加鞭赶到山东盐场,先找了最大的盐场洽谈,说也巧,最大盐场的掌柜子竟然和我是同乡,而且还有些亲戚关系。他为了表示诚意,直接让运往大周西部盐仓的盐船改道,先给我们送来了,这才能提前十余天。”

“原来如此。”林秀恍然。

不要小看这十几天的时间,提前一天,他们的盐行便能早一天开业,而早一天开业,便能早一天赚钱。

接下来,林秀安排魏忠忠盯着卸船,而他带着沈之初回到了皇庄,见到了沈幼微,让父女俩团聚。

半个时辰后。

沈之初和沈幼微来找林秀,沈之初说道:“大人,我听幼微说,盐行按照大人的吩咐,进行了重新布置,我想回城瞧瞧。”

林秀点头道:“既然是重新开业,自然要有新面貌,走,一起去瞧瞧。对了,我准备五天之后正式开业!”

“一切听大人吩咐。”沈之初跃跃欲试。

曾经的沈氏盐行被温家盐行打压得濒临倒闭,这一次他曾受到的伤害,都要连本带利抢回去。

三人上了车,回到了京都城,来到了沈氏盐行。

此时盐行门前挡着木板,木板上贴着歇业装修的告示。

其实沈氏盐行的位置非常不错,在东坊市的中央区域,盐行面积很大,后面是大仓,门前还有空地,非常宽阔。

如果不是温氏盐行的故意打压,就以沈氏盐行所处的地段,而且还是卖盐,怎么可能不赚钱。

三人下了车,隔壁是布庄,布庄掌柜眼尖,立即认出来人是沈之初,于是笑着问道:“沈家主,这是去了哪里,看起来风尘仆仆,像是逃乡的难民。另外贵行啥时候重新开张啊?我家里的盐可不多了,你若是开业,我可得支持一下,买上几斤。”

别看是一脸笑容,实则话里话外都带着冷嘲热讽。

若是以前,沈之初懒得搭理这种趋炎附势的小人,但是今日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