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发改委(1 / 2)

鞭炮声还在耳畔回响,假期的慵懒仿佛还未完全褪去,转眼间就又投身到忙碌的工作中。冬雪消融,春日暖阳洒下,紧接着夏日的热烈又迅速接替了温柔的春天。日子就像被装上了高速引擎,风驰电掣般流逝。

在这匆匆的时光里,顾靖和官凡舒的大三生活即将落下帷幕。而顾有为,也站在了法学硕士答辩的关键节点上。他为自己的硕士论文选定的题目是:法治对政府工作改革发展的显着作用。这个选题紧密贴合现实,极具研究价值。

为了这篇论文,法学院院长赵文渊和导师江平教授给予了他悉心指导。答辩前,赵文渊看着顾有为,眼中满是欣赏,笑着夸赞道:“顾处长在法学上的悟性着实不错,选的这个题目很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啊!”

顾有为赶忙谦逊地回应,扶了扶眼镜框,说道:“赵院过奖了,能有现在的成果,全靠您和江教授的悉心指导,我心里满是感激。”

江平教授也跟着点头,难得地开口赞扬:“顾处长平时工作那么忙,还坚持抽空来院里上课。短短两年时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在是难能可贵。”

“江教授,您太抬举我了。”顾有为笑着看向自己的导师,言语中满是尊敬。

这时,赵文渊站起身来,看了看时间,说道:“时间差不多了,顾处,该去答辩了。” 顾有为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着装,稳步迈向决定他学术成果的答辩现场,脚步坚定而自信 。

顾有为深吸一口气,稳步踏入答辩教室。屋内,评审老师们早已正襟危坐,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他身上。顾有为嘴角噙着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向众人微微欠身,那举手投足间,是多年宦海沉浮沉淀出的沉稳与干练。他的目光迅速扫过全场,在捕捉到赵文渊院长鼓励的眼神后,心下稍安,随即将准备好的论文资料有条不紊地在讲台上一一摆好。

“各位老师好,我是顾有为,我的论文题目是《法治对政府工作改革发展的显着作用》。”顾有为一开口,那低沉且富有穿透力的声音瞬间在教室里清晰回荡,带着让人不由自主专注聆听的力量。他的讲述条理分明,精准剖析政策推行与行政决策在法治层面的关键问题,多年积累的经验化为独到见解,每个观点都直击要害,让台下的老师们听得频频点头。

提问环节,一位年轻的评审老师率先发难,语气里带着几分犀利:“顾处长,你在论文里反复强调加强法治监督的重要性,可我们都清楚,在实际行政工作中,监督很多时候不过是走个过场,流于形式。你作为身处政府核心部门的工作人员,觉得该如何从内部真正打破这种僵局呢?”

顾有为闻言,目光骤然一凛,像两道寒芒直射向提问者,随即嘴角浮起一丝笑意,不慌不忙地回应道:“想要破除沉疴,就得直击病灶。一方面,内部法治教育要从思想根源上着手,摒弃传统的形式主义培训,采用实战案例深度剖析,让法治思维成为每一个行政人员的本能;另一方面,监督举报机制不能是纸上谈兵,必须有强有力的执行保障,任何阻碍监督的行为都应受到严惩,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内部监督的活力。”这番回答逻辑严密、气势十足,展现出他对官场弊病的深刻洞察和解决问题的决心。

他的话音刚落,一位头发花白的资深教授扶了扶老花镜,目光如炬,直直地看向顾有为,不紧不慢却又字字有力地说道:“顾处长,以你在省政府的职位和手中掌握的资源,在这篇论文的研究过程中,真的完全没有借助一些特殊渠道获取数据吗?”

这话一出,整个教室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一般。所有人的目光像聚光灯一样,紧紧地聚焦在顾有为身上,气氛紧张得让人有些喘不过气。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直静静坐在一旁的赵文渊院长轻轻咳嗽了一声,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笑容,不疾不徐地开口打圆场:“李教授,顾处长在工作和学术上的严谨态度,我们都是有目共睹的。当然了,学术研究的严谨性确实容不得半点含糊,顾处长,你不妨详细地和大家说一说数据获取的具体情况。”

顾有为眼中闪过一丝感激,旋即恢复镇定,目光坦然地直视着李教授,声音低沉却掷地有声:“李教授,在政府工作多年,我见过太多诱惑与陷阱,也深知底线的重要性。此次研究,我所有的数据来源都清晰可查,政府公开数据是经过层层筛选比对,合法调研更是严格遵循流程,我绝不会因为一时之便而破坏学术与工作的准则。”这番回应不卑不亢,透着久经官场的底气与自信。

答辩结束,顾有为有条不紊地收拾好资料,再次向在场的老师们深深鞠躬致谢,而后迈着沉稳的步伐稳步走出教室。他心里明白,这场答辩可不只是一场简单的学术检验,更是官场与学术场复杂关系的一次微妙碰撞。而未来,在平衡官场工作与学术追求的这条路上,还有数不清的挑战在等着他,但他目光坚定,已然做好了迎接一切的准备 。

顾有为顺利完成答辩,压在心头的巨石总算落了地。回想起这场答辩,过程堪称惊险,好在最终平稳度过。他心里明白,这背后离不开赵文渊院长和江平教授的倾力支持,这份恩情,他铭记于心。于是,当晚他便精心安排,诚挚邀请二人前往校外久负盛名的“淮阳人家”小聚,还特意把学院副院长林晓梅也请了过来。

“淮阳人家”店内,处处彰显着古色古香的韵味。木质雕花的屏风、精致典雅的宫灯,暖黄色的灯光倾洒而下,交织出一片温馨又不失高雅的氛围。顾有为早早到场,在包间里忙前忙后,亲自检查每一处细节,确保万无一失后,才安坐下来,静静等候贵客的到来。

没过多久,包间的门缓缓被推开,赵文渊院长、江平教授和林晓梅副院长并肩而入。顾有为眼疾身快,瞬间站起身来,满脸洋溢着热忱的笑容,快步迎上前去:“赵院、江教授、林院长,几位一路辛苦了,快请上座!今天无论如何,都得好好感谢各位对我的帮扶。”

众人在寒暄声中依次落座。赵文渊嘴角挂着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率先打破了平静:“有为啊,你今天答辩的表现着实可圈可点,自身的真才实学才是关键,我们也就是做了些该做的事。”这话听起来谦逊,可顾有为却敏锐地捕捉到了话里暗藏的弦外之音,那是在委婉提醒他这场答辩背后的助力。

顾有为心领神会,立刻端起酒杯,腰杆挺得笔直,神情满是敬重与诚恳:“赵院,您可千万别这么说。今天要是没有您在关键时刻帮我解围,我恐怕得手忙脚乱,这杯酒,我敬您!日后只要您有需要,哪怕是赴汤蹈火,我都绝不含糊。”这一番言辞,不仅表达了他的感激之情,更是向赵文渊表明,这份人情他已深深记在心底。

江平教授在一旁微微颔首,浅酌了一口茶,温声道:“有为这一年多来,工作学习两手抓,付出的努力大家都有目共睹,能有今天的成果,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