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研发危机再升级(1 / 2)

恒星暗灭 Godric 1966 字 2天前

我盯着冰层下翻涌的紫绿色黏液,战术目镜突然弹出全息投影——李阳的瞳孔正在量子成像里剧烈震颤,他身后的实验室墙壁爬满类似极光的磷光菌丝。

“林博士,第四代核聚变反应堆的氦 - 3纯度检测出现量子隧穿效应。”他举起培养皿,里面的暗物质样本正在吞噬玻璃内壁,“但最诡异的是所有实验数据都显示正常。”

黏液突然在冰面上凝结成古拜占庭文字,卢峰两周前植入的破译程序开始自动运转。

当“卡珊德拉”这个词浮现时,我猛然想起在NASA档案室见过的绝密文件——上世纪七十年代某个南极科考站集体癔症事件,幸存者反复念叨的正是这个古希腊预言家的名字。

“数据完美得像是被精心修剪过的花园。”我擦掉战术目镜上的冰碴,“查查看最近三个月氘化锂原料的采购单,特别是从南太平洋深潜矿区运来的那批。”

马里亚纳海沟方向传来次声波震动,三艘核潜艇的航迹图突然扭曲成莫比乌斯环。

卢峰留下的生物芯片发出蜂鸣,倒计时数字在幽蓝中裂变成斐波那契数列——23.5秒后,整个北极监测站的量子计算机集体宕机。

当备用电源启动时,全息沙盘上的星图已经变成中世纪炼金术符号。

我扯开防寒服领口,发现锁骨下方的黏液监测器正在分泌类似墨鱼汁的黑色物质——这是卢峰上周刚升级的防御机制,说明有未授权生物信息在尝试入侵我的神经网络。

“李阳,你实验室的咖啡机是不是换了供应商?”我突然对着通讯器大喊,“检查研磨槽底部有没有类似海星吸盘的金属残留物!”

全息投影里的年轻人踉跄着撞翻培养架,镜头翻转时我瞥见他白大褂后领渗出荧蓝液体。

这让我想起三个月前在太平洋底打捞上来的“世界树”孢子,那些寄生在深海热泉口的硅基生命体同样会在应激反应时分泌类荧光素物质。

黏液监测器突然发出尖锐警报,冰层下的紫绿色光芒开始沿着罗马输水管道遗址蔓延。

我掏出卢峰留下的应急装置——用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大教堂马赛克碎片改造的量子存储器,里面封存着拜占庭帝国最后的希腊火配方。

当第一簇金色火焰在冰面上炸开时,战术目镜终于接收到完整的数据包。

李阳发来的氦 - 3光谱分析图里,某个特定波长的衰减曲线呈现出完美的正弦波动——这在真实宇宙中出现的概率,就像在撒哈拉沙漠突然降下暴风雪。

“有人在你的观测系统里植入了虚拟现实滤镜。”我扯断两根冻僵的量子光纤,用黏液在冰面上画出非欧几何模型,“还记得我们破解世界树孢子时发现的拓扑漏洞吗?汤姆集团雇佣的黑客把同样的算法嵌套进了......”

马里亚纳海沟方向突然升起的等离子云打断了我的话,那些钻探平台释放的次声波在平流层形成肉眼可见的克莱因瓶结构。

卢峰的生物芯片开始发烫,倒计时数字突然变成反向流动的楔形文字——这分明是上周我们在布鲁塞尔地下城见过的古巴比伦占星术符号。

黏液监测器在此刻彻底碳化,我的战术目镜突然加载出汤姆集团的核心服务器画面。

在某个标着“普罗米修斯计划”的加密文件夹里,数十个李阳实验室的实时监控窗口正在同步闪烁,有个戴着金丝雀胸针的男人正在逐帧删除实验记录。

当冰层下的希腊火突然转为靛蓝色时,我望见李阳发来的最新数据流里藏着段异常代码——那串数字排列方式,竟与三小时前北极黏液生成的凯撒密码完全一致。

李阳的呼吸声突然在量子信道里变得粘稠,像是被裹进了某种胶状介质。

我攥着圣索菲亚大教堂碎片的手指突然刺痛,那些镶嵌在拜占庭马赛克里的人造红宝石突然开始释放γ射线——这是卢峰设计的紧急通讯装置,说明他在布鲁塞尔的地下实验室也遭遇了信息污染。

\"研磨槽的金属残留物正在生成克莱因瓶拓扑结构!\"李阳的吼叫裹挟着玻璃碎裂的声响传来,全息投影里突然溅满荧蓝液体。

那些溅落在培养架上的液体正以斐波那契螺旋形态凝结,与我锁骨下方碳化的黏液监测器形成量子纠缠。

冰层下的希腊火突然窜起七米高的靛蓝色火墙,君士坦丁堡碎片在掌心灼烧出十二芒星图案。

当拜占庭文字的投影与李阳实验室的克莱因瓶结构重叠时,我猛然意识到汤姆集团的篡改手段——他们竟然将世界树孢子的硅基基因片段编入了量子算法。

\"用液氦冲击研磨槽!\"我对着战术目镜嘶吼,黏液在防寒手套上腐蚀出苏美尔楔形文字,\"那些金属残留物是仿生纳米机器人,它们在模仿深海热泉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方式!\"

马里亚纳海沟方向的次声波突然增强了四十赫兹,战术目镜加载的服务器画面里,戴金丝雀胸针的男人正在将某种荧光试剂倒入咖啡机。

李阳的实时监控画面突然出现0.3秒的延迟,这个细微破绽让我想起上周在太平洋底打捞起的拜占庭沉船——那些镶嵌着机械齿轮的青铜罗盘,同样存在类似的时空扭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