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改换门庭(1 / 2)

赵寿吉那嘴角和那眉毛翘得呀,多少天来就不曾耷拉下来过。

他说了:光宗耀祖的大喜事,老赵家三千年不遇的大喜事必须大操大办,不怕花钱。老婆子你藏下的私房钱可以拿出来了!

于祥说了,须知施州600年间才出了这么一个举人,赵英武之中举不光是老赵家的光荣也是施州卫的荣耀!更是整个湖广省的荣耀,就连当年张白圭也没混上‘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莫大赞誉。

这八个字可是来自官方权威认定!就问你服不服?

‘咚咚锵’,铃儿响叮当!

府衙报喜的衙丁,怀揣赵家的赏银,将手中的响铃,叮叮叮摇个不停。(这诗作得如何?全押韵!)

他们的身后跟着大几十号施州卫衙役兵丁,敲锣打鼓举牌子拉条幅。炮仗、鞭炮才响过,新的一串又给点上炸响,仿佛不要钱似的。凋敝萧瑟的施州城焕发出百年不遇的喜庆热闹。知道的乃知这是在庆祝文曲星下凡施州卫,不知道的还以为在庆祝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

安福和土豆丝走了另外一条线路,这俩嗓门大,被赋予了宣传口的重任。他们举着铁皮喇叭走街串巷,将天大的喜讯传达至施州城没一个犄角旮旯,隔半分钟吆喝一遍:“大田千户所千户施州卫防守官赵大人三公子高中亚元喽。”

千户大人的名头如雷贯耳,加上那妇人注意力不集中,听吆喝只听到了半句,对丈夫道:“我道防守官是文曲星武曲星合体投的胎,投戎从笔一考就中。此事稀奇,从前只听说文臣挂帅,武人写就举人文章倒是破天荒头回听说。”

丈夫乐呵呵地看着热闹,仿佛那俩衙役是冲着自家门楣而来,要向自家那淌着鼻涕坐地上正把玩裤裆里小鸡鸡的癞痢头儿子贺喜呢。妇人顶了顶丈夫肩:“当家的,你说哩。”

“错了噻,我怎听着官家的三公子才是正主哩。”

由着那二路人马卖力吆喝,百姓们终于都知道了千户大人三公子高中亚元的光荣事迹,于是纷纷传颂‘龙生龙凤生凤,老子英雄儿好汉,赵家一门文武俱全’

报信队伍转回到了衙门,成百上千的百姓也聚集在了衙门前欲一睹盛况。举人老爷赵阿三向父亲谦虚下子:“大,门户窗楣就别砸了,这里毕竟是官衙。”

老赵感觉儿子中了亚元果然懂事了很多,但此前已放过话的,一定要好好风光一把狠狠摆谱一回。“我儿,改换门庭是必走流程,如你今后成婚时拜天地父母,绝不能免。”

今日是政府大院开放日,欢迎草民们进来参观,乡亲们后院请。

安福振臂高呼,“众兄弟听令,改换门庭喽!”

听到一声令下,拿着棍棒榔头的兵丁们自后院大门起锤打,直把厅堂窗户打得稀烂。紧随其后的土豆丝振臂高呼,“弟兄们上手啊!”他身后的木匠泥瓦匠们一拥而上,三下两下整修一新。

那老俩口子互相挽着臂膀,欢喜得眉毛都飞了。

其实曹少也很开心,来到施州卫受苦受难这么多年终是学会了内敛。此事因他而起,担负着赵家无以复加的信任,压力山大。直到此时他才如释重负,暗自捏紧了拳头告诉自己:别心虚,不要因之前蝴蝶科技的几次行动失败丧失信念,没白来。历史时间线,娘格起来真的是可以改变的!

赵英武高中,荣膺天启三年湖广布政使司乡试亚元。他写的是解元文章,结果得了第二名,不管怎样已当定了举人老爷。

这里得有进一步解释:为本次抄袭舞弊之事,大哥和四弟开了N次碰头会商议细节。作弊是门具备相当技术含量的学问,曹少得让赵寿吉完全信任他有能力搞到文章题目,并且已找到愿意保守秘密的绝顶高手捉刀代笔。若要做到万无一失,还得搞清楚主考官有没有更换,是否仍是历史上主持乡试的那位。因为作文是主观命题,不像客观命题那样一是一二是二,主观命题人为干扰因素较大,如果换了个阅卷考官不喜欢赵英武(错了,那位倒霉的解元)的文笔也得抓瞎。

自古荆楚文风极盛,别处乡试第一名的文章放在湖广可能前十都排不上。考虑到经义时文还存在一定的地域性,江苏、浙江的佳作在湖光或水土不服,所以曹少决定择选当科湖广乡试解元文章,等于是打了一把梭哈,玩了一次豪赌,不成功必成仁。如此慎之又慎,如此地细致准备,临了还是出了些许纰漏。赵英武答的解元文章给点了亚元。这事,他也释然,让他把考题答案背熟了参加高考,不留神也会写个错别字或者填错个选项。再者,第一名太招摇,就凭赵英武肚子里那点文墨,日子久了还真得露馅。拿个第二名,既达到目的也不扎眼。今后若碰上别有用心之人出手试探,就搪塞说考试前夜承蒙文曲星君托梦,属超水平发挥。你们若眼热若不服,请跟神仙对话去。

赵孝廉、赵举人再行赶赴武昌。比起前次如微服私访,此次出行则具备了候补官员应有的规格排场。随行的兵丁差役属出公差,另有收到千户大人给的额外大红包,故个个肯出力,把赵举人当自家严慈一路好生伺候。来到武昌,这回不用再寄宿彭家了,自有免费的官驿好吃好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