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朱大人看得起。
朱燮元以一己之力誓要扑灭梁山司,他以‘梁山柴子进等五人与奢宋安暗通款曲’为由顺利取得兵部的调兵堪合,不惜抽调各州府驻军、大小卫所军,置正经云贵前线而不顾,出动大军镇压梁山。
该军事行动的进军路线与兵力部署经董乐斌手递于潇洒过目。
“属实?核查过了吗?”
“以朱燮元之心高气傲,不似作假。情报员报告,明军作战部队整1.16万人,辎重人马另有8000。”
“姥姥!朱燮元狗眼看人低,我就不明白我梁山军哪点像软柿子了。通知部队了没?”
“不曾。我受您就近领导。”
潇洒抬眼皮看了看站得笔直的董处长,回味到‘就近领导’的甘甜,不免撇出一抹笑来,“赶快通知林司令员和曹参谋长。”
这份情报是朱大人亲自撰写的征讨梁山动员令,是战斗檄文,同时也是战斗部署。檄文将梁山列班于建奴,建奴豪夺梁山巧取,顽劣谋逆无二。二万官兵分三路大军,分别从秭归方向、燮州方向、常德方向三面合围,拟一举攻克平台荡平梁山。
大明王朝地方军队中,军情保密制度令人堪忧,这份对内发布的檄文、动员、部署三者合一的文件公开传播公然外泄。
劝君莫笑,把军事部署告知敌人的事在我大明朝不算新鲜事,近一点的,数年前辽东经略杨镐就干过。明廷首战野猪皮的萨尔浒之战中,这位天才杨大人就玩过此心理战了,结果令我们的老赵伤痕累累耿耿于怀。
今日又有朱燮元不吝赐教,有道是,有便宜不占天王八蛋!
武装抵抗官军的决定在施州引起轩然大波,既有助推的波澜也有迎头的风浪。绝大多数百姓地态度和烟田晒场上的那位女歌者一样,主张坚决抵抗。他们在梁山庇护下,才刚刚从奴隶的枷锁中摆脱出来恢复自由身,耕地的耕地做工的做工,只要肯干活就能吃饱喝足。做上了人,谁愿意再回去做鬼。
压迫。1624年之后,梁山众对这个词的感受尤其深刻。之前感受不到,因为祖辈就是这样被压迫着过来的。现在有了,且体会深刻:被压迫到极致是精神的麻木,人,如同行尸走肉。
世间事,斗争史,一切都被教员看透说中。他于学生时代在《讲堂录》中记有这样一段话“惟安贫者能成事,故曰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亦不乏和平主义者,主张投降妥协的主要是一些原土官。投降派认为施州卫自古以来忠于朝廷甘为鹰犬,而今,梁山竖的也是替天行道的大旗。天兵此来代表朝廷代表当今圣上旨意,属正义之师,予以反抗无异于谋逆造反,岂不是打自己的脸。朝廷此举受奸臣朱燮元蒙蔽,施州应放弃抵抗,清者自清,把真实情况传递朝廷以正圣听,相信以当今圣上之英明,定会及时罢兵下诏安抚。
对这部分人群,潇洒很有冲动对他们说:投降派们,英明神武的天启皇帝能给到施州的只能是迟来的正义,我们等来的只会是晦涩难懂的祭文。你们的意见也有正确的成分,需要肯定的东西。打肯定是要打的,武装保卫梁山司是必须的一定的,要拿出坚决的态度给朱燮元看。但是只能使三分力来打,是周旋而非消灭官军。我们要顶住官军的进攻,对官军中死硬好战分子作坚决回应,又要尽最大可能对普通官兵不予杀伤,尽最大可能保全他们性命。
此次的反围剿作战是必将是战争的艺术,将极大考验梁山的战略定力、把控全局的能力、战术运用的能力。舆论自清、对敌瓦解、寻求盟友、内部清理,种种手段都要用上。这是一考定终身的高考!
难吗?很难!但是穿越众有法宝,那就是兔子的光荣往事可以拿来抄作业。那段历史简直太精彩了!
这回要抄的作业是教员布置的对三哥自卫反击战,只需把‘时间有限’根据现实情况改为烈度有限,打一场有限规模和有限烈度的战争。
想要过这一关首先就是内部思想的统一。
洪师也连夜写了篇文章,题目《告梁山司全体同胞书》,开篇第一句:“草泥马朱燮元要荡平我梁山。”通篇深得潇洒喜欢,一字不改张贴公告。接着由胡灯撰写署名评论文章,其中一句“地不分南北西东,人不分男女老幼,皆有抗争之责、争取守土之利。胡灯老朽矣,只愿为此奔走呼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