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来自赵普的复仇(1 / 2)

赵普和卢多逊这下同朝为臣了,而且一左一右并排站在了一起。俗话说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俩人好像没事人一样正常上班下班、处理公务,让外人看不出丝毫异样。

其实他们心里都明白,对方都想置自己于死地,自己必须先一步下手斗倒对手,否则就将坠入万劫不复的地狱,再无翻身的可能。但是俩人更清楚,双方同为当朝宰相,关系盘根错节,一个是多年宰相底蕴深厚、门生故吏遍天下,一个是天子故旧深受信任、攀附者无数,都不是寻常阿猫阿狗那样随便找个小错就能扳倒的,因此决不能轻易下手,必须找准命门,一击致命。

正在两边对立的弓弦绷得紧紧的时候,赵普的手下报告来了一个好消息,原来由于赵光义长期没有立皇储,一向喜欢钻研投机的卢多逊就和诸位皇子、赵廷美这几个拥有皇位继承权的人全都着力结交、往来甚密,看来是想为自己的未来提前做谋划。

太棒了,赵普一听这消息,立马开心得拍腿哈哈大笑,你卢多逊小人得志,终归还是嫩了点,可算让我找到了你的死穴。

卢多逊的算盘打的是明白的,皇帝赵光义五十岁了,这在古代已经属于高寿,万一哪天赵光义翘辫子死了,新人接了皇位之后,一朝天子一朝臣,那自己是否还能像现在这么风光吗?他希望能够在新皇帝登基之前,就成为这个人的亲信,这在古代可叫作“从龙之臣”,未来必定是挡不住的荣华富贵,但那么多皇储,万一下选错了不就浪费了这大好机会吗?他脑子灵光一现,那俺就统统都选,都去认老大,这不就万无一失了。

结果就是,赵光义儿子赵元佐、赵元僖、赵恒几个人的码头他是经常拜,皇弟赵廷美的事情他也没少掺搅。此时的卢多逊就像是一个坐在轮盘赌桌前的赌徒,他抛撒下全部的筹码,均匀放在每一个点位上,然后乐呵呵地等着轮盘的转动。

默默旁观的老狐狸赵普却洞若观火,政局如同赌局,处处下注铁定血本无归。一方面,权力的争夺是你死我活的,你刚刚在其中一个皇位候选人那里拜过了码头,又马上跑去另外一家献殷勤,那只会让所有候选人都不把你当作自己人,而只当作一个见风使舵的小丑。人情这种东西,就是不患“均”而患不“寡”,只有单独厚待其中某一个人的特殊给予才能产生人情的认领。

另一方面,皇帝在选定接班人之后,大概率会为其顺利接位扫清障碍;你这么到处当马仔认老大,很容易就会在领导清扫山头的时候被当作党羽株连。

赵普是懂人心的,他比谁都了解赵光义的心黑手狠。他现在只需要摸清楚赵光义想什么时间排除哪个竞争者出局,然后把握时机顺势把卢多逊捎带上就可以了。

于是,不久之后就有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君臣对话。某一天赵光义主动召见了赵普,赵光义格外客气,给赵普赐了座。两人一顿寒暄之后,赵光义笑眯眯地切入了正题:“太后曾有金匮之盟,但是赵爱卿啊,我想听听你的想法,你认为我的皇位应该传给谁啊?”

哪怕赵普是早有猜测,此时也是胆战心惊,这是王朝权力交接的大事,只要回答稍有不合赵光义心意,就有可能人头落地。

答\"兄终弟及\"?——找死!

指名道姓?——更找死!

装傻充愣?——还是找死!

只见赵普沉吟片刻后便做了回答:“父死子继乃是正统之道,我以前是这么认为的,现在也是这么认为的。”

高,实在是高,赵普先是立即搞明白了赵光义的意思,人家就是让你提不同于遗诏的看法,不想再搞兄终弟及那一套了;随即赵普又解释了自己以前与赵光义为敌,只是坚持“父死子继”的华夏正统原则,并无个人恩怨;最后表明态度,现在我将继续坚持这个原则,支持你选你自己的儿子。

短短一句话就瞬间抓住了人心,这就是语言的力量。

果然赵光义大喜,他拍着赵普的肩膀说:“你能这么为社稷着想,是朕的忠臣啊,当勉励之。一些该干的事情你要好好干啊,我会支持你的。”

赵普一下子就听明白了,赵光义是想清除赵廷美,而且鼓励赵普大胆去做。那就好了,有了皇帝的支持,赵普立即放开手脚开始了布置。政客间的高手切磋就是这样,话语间云淡风轻不着痕迹,但杀机重重蕴含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