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和陆总心中的忧虑,并非空穴来风。
歼12的机身设计,在气动布局上堪称优秀,甚至颇具前瞻性。
然而,受限于时代,其建造所使用的航空材料,强度和耐疲劳性都远达不到搭载,涡扇-10改,这种大推力发动机的要求。
短时间的测试飞行,或许还能勉强支撑。
但一旦进行高强度机动,或者长时间超音速飞行,机体结构很可能在巨大的过载和应力下,发生灾难性的解体。
这就像给一辆普通的自行车装上了摩托车的引擎,跑得快是快了,但随时可能散架。
时间,在紧张的攻关中又过去了半个月。
这一日,320厂一间临时改造的材料分析实验室内。
周宇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夹起实验台上,一个刚刚冷却的微小物体——那是一块仅指甲盖大小,却闪烁着奇异金属光泽的暗银色晶体。
就是它了。
这半个月,他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材料学的研究和推演中。
结合系统深处存储的,超越这个时代的材料配方和制备理论,进行了无数次模拟和尝试。
眼前这块看似不起眼的晶体,正是他找到的,能在现有工艺条件下制备出来,并且强度,韧性,耐高温性能都远超当前航空铝材的新型合金的关键样品。
“歼12的未来,就靠它了。”周宇喃喃自语,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有了它作为结构加强的关键材料,机身强度不足的致命缺陷,将迎刃而解。
他立刻将这枚珍贵的晶体样品放入保护盒中,快步冲出实验室,直奔陆总设计师的办公室。
刚走到半路,迎面就遇上了陈可心。
“周院士。”
陈可心拦住了他,语气依旧平淡,但眼神似乎比之前多了一丝探究,“提醒您一下,与毛熊国的交流会,五天后正式开始。”
“黄部长前几天联系过你几次,你这边一直没回应。”
交流会。
周宇这才想起这件事。
这半个月他完全沉浸在材料攻关中,几乎与外界隔绝,确实忽略了黄部长的通讯。
“我知道了。”
周宇点了点头,扬了扬手中的保护盒,脸上是难以抑制的兴奋,“等我先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陆总。”
“然后,我们就准备出发,去蜂巢,会会那帮毛熊专家。”
这一次,他有足够的底气,该让那些傲慢的毛熊见识一下华夏真正的力量了。
陆总设计师的办公室。
周宇没有废话,直接将装着那枚暗银色晶体的保护盒,放在了陆总面前。
“陆总,看看这个。”
陆总疑惑地打开盒子,看到那枚小小的,闪烁着奇特光泽的晶体,眼中闪过一丝不解。
“这是……”
“高强度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基体样品。”
周宇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它的强度远超现有的航空铝合金,而且重量极轻。”
“用它来制造或者加强歼12的关键结构部件,机身强度不足的问题,将彻底解决。”
碳纤维。
陆总的眼睛瞬间瞪圆了,呼吸都急促起来。
这个名词他并不陌生,国外早有相关的研究和初步应用,其优异的性能简直是为航空航天量身定做。
如果能用上这东西……歼12何止是重生,简直是脱胎换骨。
然而,狂喜仅仅持续了数秒,便被残酷的现实浇灭。
陆总脸上的兴奋迅速褪去,化为一声沉重的叹息。
“碳纤维……好东西啊。可惜,这方面的技术,国外对我们封锁得死死的。”
“我们国内的基础研究几乎一片空白,想批量生产稳定可靠的军用级碳纤维,难于登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