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破壁而出(1 / 2)

周宇被陈安这突如其来的熊抱,搞得有些哭笑不得,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示意他冷静点。

等陈安情绪稍稍平复,周宇接过了他递来的那份详细的测试报告。

一行行数据看下来,饶是他早有心理准备,眼中也忍不住露出了欣慰和满意的光芒。

t1200级别。

报告显示,这批新鲜出炉的碳纤维,其拉伸强度等关键指标,已经达到了前世t1200碳纤维的水平。

要知道,这在前世,也几乎是碳纤维材料性能的天花板了,广泛应用于最尖端的航空航天领域。

而现在,在这个技术相对落后的时代。

他竟然只凭系统和一些超前理论,硬生生把它给捣鼓出来了。

这不仅仅是突破,更是奇迹。

“周院士,您看,”陈安擦了擦眼角的泪花,指着报告,语气重新充满了干劲,“这质量绝对没问题了。而且您给的那个新工艺,效率也比之前高得多。”

“咱们现在……完全具备建立正式生产线的条件了。”

说到这里,他又稍微犹豫了一下,补充道:“就是……咱们厂里现有的那些老设备,还是有点跟不上。特别是几个关键环节的精密控制,还需要进行一些改造和优化。”

“我估摸着,要想让生产线稳定跑起来,达到您要求的量产标准,怎么也得……再花上半个月时间,才能把设备这块彻底弄利索了。”

周宇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工艺再先进,没有匹配的硬件设备也不行。

半个月时间进行设备改造和优化,已经算是非常快的速度了。

接下来的几天,320厂再次进入了高速运转状态。

陈安带领团队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生产设备的改造和优化,而周宇则和陈可心一起,利用首批试制出来的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开始了对歼12机体结构的针对性加强工作。

有了这种强度逆天的新材料,之前许多因为材料限制而无法实现的设计优化,现在都变成了可能。

周宇在前世积累的丰富经验,此刻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还对机翼,机身承力框架等关键部位,进行了重新设计和补强。

陈可心作为助手,全程参与其中。

她不再像最初那样冷若冰霜,在见识了周宇层出不穷的惊人能力,和那份对国家对事业的赤诚之后。

她看向周宇的眼神,早已从最初的怀疑,震惊,变成了如今的敬佩,好奇,甚至……还有一丝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亲近。

两人在工作中配合越来越默契,偶尔的相视一笑,或者不经意间的肢体触碰,都让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若有若无的暧昧气息。

这一切,自然也落在了老狐狸,陆总设计师的眼里。

他不止一次,看到两人凑在一起,讨论图纸时那和谐的画面,还有陈可心那不自觉流露出的,与平时截然不同的柔和表情。

“咳咳。”

这天,陆总恰好路过设计室,看到两人正头挨着头研究模型。

他忍不住轻咳两声,脸上带着促狭的笑容,对周宇挤了挤眼睛,“周宇同志啊,工作要抓紧,个人问题……也要注意嘛。”

“陈研究院可是我们320厂的一枝花啊。”

周宇顿时有些尴尬,连忙岔开话题。

陈可心则是俏脸微红,狠狠瞪了陆总一眼,转身假装继续研究图纸。

耳根却悄悄红了。

……

与此同时,远在东瀛的樱花国,某些人却开始坐不住了。

“八嘎。那个华夏的陈安,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了?”

一间充斥着烟味的和室里,一个和服中年男人看着手中的报告,脸色阴沉,“我们故意抬高了钛合金的价格。”

“他竟然连还价都没有,直接就不联系了?”

旁边,西装革履的下属低头道:“是的,先生。”

“我们侧面打听了一下,华夏那边似乎……在航空材料方面有了新的进展,好像不再需要我们的钛合金了。”

“新的进展?”

中年男人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阴鸷:“本来还想趁机狠狠宰他们一笔,没想到他们竟然不上钩。”

他沉思片刻,对手下道:“安排几个人,过去华夏那边看看。”

仅仅用了一周时间,在周宇和陈可心的主导下,利用新鲜出炉的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对歼12关键结构部件的加强工作就宣告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