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界无法让项羽的重瞳觉醒,但幸好遇到了赢天帝。
什么神力,在重瞳面前都不值一提!
\"殿下,难道羽儿的重瞳...\"
\"他的重瞳远非如此简单,日后你会知晓!\"
赢天帝继续说道:\"项将军,过段时日便回咸阳,待他稍长,本太子自会亲自教导他!\"
\"重瞳绝不能被埋没!\"
赢天帝决定亲自培养项羽,他手中的资源或许能帮助项羽觉醒重瞳。
\"多谢殿下!待事务完毕,我们即刻前往咸阳!\"
项燕笑得合不拢嘴,得知赢天帝亲自教导后,心中满是欣喜,认为项家即将兴旺。
尽管赢天帝并未正式收徒,但师徒情谊已成定局。
拜见项羽后,赢天帝停留两日后返回秦国。
时光飞逝,又过了一年。
这一年里,秦国吞并了六国领土,实现了全国统一。
咸阳宫内...
咸阳宫殿中,文武百官身着崭新朝服齐聚一堂,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秦王嬴政端坐王座,神色严肃庄重,目光扫视群臣。
随后他开口道:“自秦襄公受封至今,已历经五百多年。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们从贫瘠的边陲逐步走向世人瞩目的地位。”
“这一切都离不开历代先君和无数老秦人的牺牲。”
“三百年前,穆公任命百里奚为相,击败西方戎族,开拓疆土千余里,奠定了秦国的基础。”
“一百五十年前,孝公启用商鞅变法,使国力日益增强,成为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更有惠文王、昭襄王、庄襄王等明君,勤勉不懈,使秦国得以向东扩张,称霸天下。”
“自襄公至今日,共二十七代国君,几百年努力终使天下归于一统,终结了数百年的动荡局面。”
“寡人统一六国,实乃历史必然。
从此以后,这片土地上只存在一个国家——大秦!”
听罢此言,众臣齐声高呼:“大秦 ** ,吾王 ** !”
嬴政微微颔首,继续说道:“天下并非一人可治,还需众多贤才协助。
穆公有百里奚教化百姓,孝公有商鞅推行新政,惠王有张仪纵横捭阖,昭襄王有白起征战四方。
正因这些贤才,秦国才愈发强盛。”
“如今寡人有赖各位忠臣良将,正是因为有了你们,寡人才能完成历代秦人统一天下的宏伟志向!”
听到嬴政的夸奖,群臣谦逊地回应:“多亏上天庇佑,我等实不敢居功。”
嬴政摆手说:“诸位无需自谦,你们的功绩我都看在眼里。
如今天下归一,理应 ** 行赏!”
话语间,他的语气变得庄重,“王翦将军何在?”
“臣在此!”
王翦从白起身后站出来,躬身行礼。
嬴政注视着他说道:“王翦将军是我大秦之栋梁,平定六国,功不可没,绝不能轻忽封赏。”
王翦连忙回话:“臣只是尽职尽责,谈不上什么功绩。
若 ** 劳,太子和白起将军的贡献更为显着。”
嬴政点头道:“太子将来是储君,这些已是他的职责所在,无需额外封赏。
至于白起将军的封赏,就交由太子办理吧。”
下面的赢天帝暗骂一声,不仅赏赐被黑,连白起的封赏都要自己负责,这让他十分不满。
但他并未表露情绪。
白起也心存顾虑,害怕功高震主之事重演,尽管这种可能性极低,但心里仍有阴影。
况且他也确实没什么值得再加封的,职位上已经是武安君,不如从赢天帝那里捞些好处。
“现册封王翦为武成侯,望武成侯继续为大秦开拓疆域!”
王翦谢恩道:“臣叩谢王上厚恩!臣定为大秦开疆拓土,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王翦毫不犹豫接受了封号,假如赢天帝不曾出现,他或许会选择急流勇退,但既然赢天帝提到未来还有更多战事,且有白起在前顶着,他根本不用担心功高盖主的问题。
他甚至打算继续征战四方,退隐?门都没有!
在王翦退下后,嬴政的目光转向王贲,说道:“王贲晋升为彻侯,封号武通侯!”
王贲闻言面露喜色,激动地说:“末将叩谢王上!”
随后,蒙骜、蒙恬也被授予侯爵之位……
对于王氏家族与蒙氏家族,嬴政均一视同仁。
接着,嬴政又唤道:“李斯!”
李斯出列答道:“臣在!”
廷尉李斯多年来主持秦国律法,勤勉尽责无有过失,功绩显着。
自今日起,任命李斯为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辅佐寡人治理天下,望卿恪尽职守。
李斯闻言心中震动,难以抑制的喜悦让他心跳加速。
自踏入仕途以来,他始终追求至高权力,如今夙愿得偿。
若非韩非横空出世,他本该位列相国。
如今右相为冯去疾,左相则为韩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