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笑柄(1 / 2)

原来,这些刀片是钢铁厂的副产品。

为拓展市场,厂里增加了产品线,有人提议生产收割机刀片。

因为用的是钢材边角料,成本很低,销量很好。

近年来,钢厂停产,但工厂仍坚持生产刀片,产量翻了几倍,导致库存积压严重。

“杨厂长,我从没做过销售,你让我处理这事,这不是为难我吗?”

“这跟你没关系,只要解决问题就行。”

杨厂长前几天看过何雨柱的报告,对他提出的建议印象深刻。

他认为这样的人一定能找到解决办法。

“何副厂长,如果您有想法,请说出来,厂里现在很困难。”

“上个月工资只发了八成,我上次出差的费用还没报销。

如果能卖掉这些积压的产品,希望我的费用能得到报销,不然我家可能就没饭吃了。”

“可不是嘛,何副厂长跟大领导关系好,肯定有办法,快帮厂里跑跑业务。”

何雨柱在心里苦笑。

自己虽能直达天听,与大领导较为熟稔,但实际上并无完整的圈子。

然而,自从穿越至此便融入了钢铁厂这个圈子,要说毫无感情也不现实。

谁又能离得开一个圈子呢?

前世的何雨柱深知,许多宅男即便靠写网文也能赚不少钱,却因缺乏圈子,连找对象都困难,遑论社会地位。

因此,无论个人多么优秀,背后也需要一个圈子作为支撑。

杨厂长与何雨柱在后厨共事一年多,对他有所了解,知道他并无特殊背景。

“各位先回吧,我和李副厂长、何副厂长商量下,尽快拿出方案!”

待众人离去,杨厂长才将实情告知何雨柱。

其实,何雨柱并非全然不知,毕竟每日到厂工作,厂里的主要问题还是明了的。

近年来,全国多数钢铁厂积压大量钢材,如今市场重启,大家急于甩货,致使供过于求,难以出售。

“老杨,凭你的资历,应该有不少人脉吧,怎会被这事卡住?”

“说起来容易,现在库存的钢材已超五成。

各家工厂不敢停产,否则成本过高,根本撑不住。

这样一来,库存压力更大,实在棘手。

虽然有些关系户,但现场沟通更为妥当。”

“我找你来,就是想让你陪我们走访。

你思维敏捷,或许能帮上忙。”

李副厂长多次欲插话未果,此刻终于开口:“杨厂长,我主抓销售,您二位去联系即可,带小何是否多余?三人同行还会增加开支。”

“李副厂长言之有理!”

何雨柱正发愁如何拒绝,听闻此言立刻表态。

“李副厂长,您虽负责销售,但至今毫无进展。

如今正是厂里生死存亡之际,必须齐心协力,多一个人多份助力,别只顾自身利益!”

\"柱子,你就别总是打退堂鼓了,能帮就帮一把吧。

要是这个难关过不去,咱们这家厂可就真的有危险了!\"

何雨柱无法推辞,只能点头答应。

\"那行,你先回去准备一下,明天咱们一起出去。\"

形势确实很严峻。

何雨柱一路跟随,杨厂长连续拜访了三家机械厂,对方都很热情,款待周到,但只要一提到合作事项,就开始转移话题。

显然,这些厂家没有购买意向。

跑了五家之后,杨厂长已经有些泄气了。

\"我在京城的关系几乎都快跑遍了,只剩下一家以前合作得还算不错的厂子。

如果再不成,咱们就得离开北京开拓市场了!\"

杨厂长语气沉重。

这家农业机械厂以生产收割机和铡草机为主,刀片是其核心产品。

这家农业机械厂规模不小,若能达成合作,红星钢铁厂生产的刀片完全可以被全部接收。

杨厂长的脸面挺大,一听说他到了,对方厂长亲自到门口迎接。

很快将他们带到接待室。

\"云厂长,我这次来是有事相求啊,希望你能伸出援手!\"

\"杨厂长,咱们之间还用得着这么客气吗?记得当年我们厂的刀片供应中断时,你们厂特意开辟了刀片生产线,给我们提供了刀片。

到现在我都记得,非常感谢!\"

\"这次的事情还是跟刀片有关。

云厂长,你知道的,这两年我们的工厂停产了,但刀片生产线一直在运作。

现在厂里囤积了一批刀片,如果不尽快卖出去,资金链就会断裂。\"

\"实在是没办法了,我只好厚着脸皮来找你,看看贵厂能否帮忙消化一部分?\"

云厂长原本笑意盈盈,听到这话,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了。

岛国刀片在亚洲的性能首屈一指,即便在全球范围内,也仅次于德国。

然而,德国刀片的价格更高,从性价比角度来看,岛国刀片依然是市场的优选。

尽管如此,德国刀片的性能也仅达到1000亩的标准,福源对此感到难以置信,因为居然有企业能达成这一水平。

随后,福源在技术细节上稍作询问,何雨柱详细解答了每个环节。

若论刀片工艺,全球恐怕没几人能比得上何雨柱的专业度。

通常技术人员只精通理论或某一工艺,而何雨柱则对刀片工艺的所有流程都了如指掌,毫无短板。

福源虽算不上顶尖专家,但他深信何雨柱未有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