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两千八!”
何雨柱直接给出了价格。
三大爷喜出望外,连连道谢。
“一起看电视吧!”
何雨柱平静地回应。
三大爷看着他的侧脸,觉得与身边人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第二天清晨,何雨柱尚未启程上班,张琴便已来电。
“何董,您的眼光真是独到!”
“出什么事了吗?”
“刘晓军刚给我来过电话,说计算所公司确实向他发出了邀请,对方还提到愿意给予我们六千元补贴。”
“张总,您也看到了吧,对方也有能人。
往后咱们的视野得更宽一些,别只盯着眼前的这点儿事。
如今市场刚打开,未来的发展速度会超出所有人预料。”
“看来没什么能超出您的预想啊!”
“哈哈,我一直关注国外经济走势,对市场经济的趋势较为了解,因此有所预见!”
“和您共事,我对未来更有信心了。
那么,您觉得该怎样处理刘晓军那边的情况呢?”
“你先约他出来,我和你一起去见他。
记住,刘晓军是技术高手,不太擅长人际交往,所以交流时要直接,也要符合他的风格。
我们离不开他,甚至可以说他比我们两个都重要。”
“明白了。
我这就联系他,确认好时间后马上告诉您!”
“好的!”
既然要等待张琴的通知,何雨柱并不着急。
此时小叶子和小曦还在睡梦中,何雨柱提前准备了早餐。
早餐还未吃完,电话响起,是张琴打来的,已安排好会议,地点在公司会议室,时间为上午十点。
时间充裕,何雨柱前往赵新华宾馆,将阎解成的事情告知马华,让他自行处理。
既已交由马华负责,何雨柱无意干涉。
经过一段适应期,加上阿华的帮助,马华已逐渐进入状态,渐渐展现出一些领导风范。
离开新华宾馆后,何雨柱搭乘五路无轨电车,在中途换乘十一路,直至新通公司门口下车。
途中,何雨柱思考是否该购置一辆小轿车。
公司距离家太远,公交车又少,等一趟车可能耗时半小时,实在不便。
何雨柱到得较早,张琴和刘晓军尚未到达。
他便在几间办公室和实验室转了转,跟员工们打了招呼。
接近十点,张琴领着刘晓军进入会议室。
刘晓军身形清瘦,戴着眼镜,给人十足的知识分子形象。
性格稍显严肃,话不多。
但据何雨柱观察,他非常固执,不太好打交道。
不过何雨柱对他有所了解,倒也不担心无法说服他。
“刘工,这次请你来,主要想聊聊你未来的发展。”
“何董,我......”
何雨柱直接打断:“先听我说。”
“我知道计算所正在找你,条件也很优厚。
但你有没有想过,老牛的性格可不像我和张总这么好沟通。
在这里,你会有更广阔的天地。”
“刘工,国外有很多高科技公司,可国内没有一家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高科技企业,哪怕是我们新通,我也从未认为它是高科技公司。
但我有个目标,要把新通打造成全国首家高科技企业,而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人物,就是你。”
“刘工,你对外企了解多少?我专门研究过,你会发现大多数成功的高科技企业,创始团队通常由背景相似、能力和性格互补的领袖组成。
比如微软有盖茨、艾伦和鲍尔默,英特尔有格罗夫、摩尔和诺伊斯,他们涵盖了技术、市场和管理三种核心人才。
你作为顶尖的技术专家,我们非常看重你!”
何雨柱说完后停顿了一下,刘晓军一直安静听着,眼神从最初的平静逐渐变得明亮起来。
他是个纯粹的技术型人才,市场方面关注较少。
但他毕竟出自中科院,明白技术要服务于实际才能被认可。
特别是何雨柱提到的 ** 两家顶级科技公司,让他感到自豪。
他也意识到,眼前这位比自己年轻的何董绝非普通人,国内像他这样具备国际视野的人并不多。
即便是邀请他的老牛,也只局限于眼前的利益,完全无法与何雨柱相比。
何雨柱的话让刘晓军深感触动。
何雨柱注意到刘晓军的态度转变,便进一步说道:“你的所有研发成果都将转化为实际产品。”
这句话足以令人振奋。
在技术主导的时代,许多人对市场化概念仍显模糊,许多优秀技术往往被忽视。
如今听到自己所有的技术都能投入市场、获得认可,这对技术人员来说无疑是最理想的状态。
尽管如此,刘晓军依然保持冷静,在答应何雨柱前,他提出了三项条件:不参与行政事务、自主决定是否参加会议、拒绝所有采访。
他是一个专注于科研、对名利无欲无求的人,这种特质正符合何雨柱的期待。
于是双方迅速达成一致,新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员包括董事长何雨柱、总经理张琴,以及技术负责人刘晓军和市场总监林祖峰,形成了“四驾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