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了,不在家。”
“真可惜,傻柱点子多,有他在就好办了。”
大爷忽然想起柱子以前的主意,觉得不适合让别人知道,赶紧拉住小张私下说。
一位老大爷把小张叫到一旁,讲述了何雨柱之前想出的应对方案。
小张听后表示:“这个办法可行,我们可以接着实施。
我之前说难查,是因为现场人多,难保小偷不在其中。”
“现在情况已经暴露,再想抓到小偷不容易。”
“你的意思是,还是按照柱子的方法去做?”
“没错,但这个计划只能你和大妈知道,绝不能让别人参与,否则就失效了。”
“不过这次的经历也提醒我们,不能只盯着自家,邻居们也要多留意。”
“这可麻烦了,我平时上班不在家,就大妈一个人,她哪里能顾得上整个院子?”
“确实是个难题,看看能不能再找几个可靠的人。”
“这院子里最可靠的恐怕就是柱子家了,别的都不太靠谱。
可柱子现在不在家,就算他在家,他也忙不过来,他的老婆或许能搭把手。”
“这样还是人手不足。
要不要找几个亲戚帮忙?”
“亲戚恐怕不现实,要不从隔壁院子找两个人试试?”
“不能太多,最多两个。
白天帮忙照看就行,多了反而容易引起怀疑。”
“行,就找两个常来咱们院子串门的,这样不太引人注意。”
“就这么办。
一会儿我去现场时,装作不知道,问问几个关键人物的情况,或许能顺藤摸瓜找到线索。
要是对方不是老手,没准很快就能揪出小偷。”
两人商定后回到现场。
大家闲着也是闲着,小张便逐一询问当天的状况。
尽管现场并无小偷,但人们都有些不愿提及的小事,这让小张的询问变得有些尴尬。
比如有人瞒着老婆偷偷喝酒,有人跑去 ** ,还有人幽会情妇。
这些人大多不愿实话实说,场面一度很僵硬。
小张保证绝不会泄露秘密,大多数人都透露了当天的行程安排。
如果不这样做,在张主任怀疑时会带来更大的麻烦。
没有人愿意被视为小偷而无法在大院继续生活。
在张主任的安排下,何雨柱终于见到了深远公司的谭松。
谭松性格直爽,两人交谈融洽。
何雨柱介绍了他的发展战略及公司未来前景,得到谭松的认可。
在这个商业为主的时代,大多数公司只关注交易,很少涉及长期发展战略。
而何雨柱的战略显然经过深思熟虑,显得十分可靠。
他计划首先建立一家贸易公司,直接代理计算机业务,跳过中间商以降低成本。
这将是迈向海外市场的重要一步。
接下来,他打算创建自有品牌计算机。
当前国内所有生产企业都需要特定的生产许可,而这类资质通常只授予部分部委直属企业。
尽管新通公司与中科院关系密切,但仍未获得此资格。
一旦公司在港岛设立分支机构,便可以通过迂回方式打破这一限制。
“谭总,我的计划相当明确,我称之为‘海外战略三部曲’。
第一步是在港岛建立一家贸易公司,用于资金积累、市场调研以及寻找业务机会。”
“第二步是构建集研发、生产、国际营销于一体的综合性跨国企业。”
谭松听后表现出浓厚兴趣,但他也提出建议:“何总,我知道您的实力很强,但您目前的公司缺乏官方背景。
若我们的规模扩大后,仍可能遭遇不少难题。
我认为我们可以联合另一家有官方背景的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
何雨柱对谭松的提议表示赞同。
他也了解到当年leg在港岛成立公司时正是采用三方合资的形式。
这样看来,自己前期确实重复了leg曾经走过的路径。
何雨柱与张主任谈妥后,请他帮忙推荐一家有官方背景的公司,最终张主任介绍了新技术转让公司。
该公司由新通公司主导,定名为港岛新通,新通占股51%,谭松占40%,剩余9%赠予新技术转让公司作为干股。
经过三天的反复商讨,三方终于敲定所有细节并签署了协议。
至此,何雨柱的前期工作告一段落,后续将交由林祖香负责。
林祖祥全程参与了谈判,对何雨柱深感钦佩。
而原本自认为是谈判高手的林祖峰,在何雨柱面前却觉得自己像是个新手。
这期间,邓莉君一直在寻找何雨柱。
原本他们约定次日共进晚餐,作为她为何雨柱接风的仪式。
但因与深远公司的合作进展顺利,直接进入了谈判阶段,何雨柱便将此事抛诸脑后。
邓莉君多次拨打何雨柱电话,却无法取得联系。
何雨柱留的是招待所电话,但他因忙于谈判已不住在那里。
邓莉君甚至去驻岛办事处询问,但工作人员出于对何雨柱商业谈判重要性的尊重,没有透露他的下落。
邓莉君焦急万分,担心何雨柱遇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