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中午吃过饭在单位串门的时候,发现同事在看一本书,因为书的封皮上有一个月亮,我以为是《月亮与六便士》呢,翻开内容一看是《穆斯林的葬礼》。
我跟同事聊起来,说这本书我以前看过,挺好看的。同事说“我都舍不得看”。这一句话把我给说愣了,怎么还会舍不得看呢?
同事说因为这本书里面的用词用句都太美了,不舍得继续往下看,唯恐把这本书看完了。
还是第一次听同事讨论这样的议论。我最喜欢看的书是斯嘉丽,也就是飘,也叫《乱世佳人》,还有一本《简爱》,都是大女主系列的书。
其实这些书在我看来都差不多,都是国外的一些名着,流传了多少年仍旧受广大读者欢迎的书籍。
这些经久不衰,一直让读者十分热爱的书,故事情节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我觉得重要的是一本书的写作背景、书中的语言、书中人物的个性及经历,还有环境,通过语言的描写让人印象深刻。
2
举个例子:我看过遍数最多的一本书《简爱》,已经不记得看过几遍了,每一次每看一遍还是被它的语言所吸引。
我喜欢它的语言所描述的故事场景以及书中所描写的国家和地方的景色,喜欢书中对人物的描写,没有多么华丽的语言,给人的感觉就是质感满满。
书中的语言有你想学习却学不来的深厚的内涵,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你能分析出若干个场景,若干个意思来。
词藻并没有多么的华丽,但是每一个用词都可以让你斟酌良久,有着你想借鉴想模仿却模仿不来的高度。
我记得读《简爱》读的入迷的时候,我都忍不住想知道欧石楠长什么样子,还有那些可爱的黄昏,还有农场里农民辛苦劳作的背影,都是引人无限遐想的场景。
读名着的时候不需要囫囵吞枣,也不用舍不得看。就像品一杯浓茶或者是一杯咖啡,需要你细品细琢磨,你才能琢磨出它的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