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丁丽的小故事一(1 / 2)

1

丁丽是一名在乡镇统计站工作的普通职工,今年41岁。

算一算时间,她在乡镇工作有20年了,如果乡镇执行带薪休假政策的话,她的休假时长可以达到15个工作日了。

丁丽的老家在农村,她的原生家庭除了父母,她还有一个妹妹。通过9年义务教学的学习,她考上了当地的一所中专学校,在那个还算包分配的年代,她在中专毕业一年后通过县里的招考,进入乡镇统计站工作。

小故事主要说一说她的生活、她的工作和她的心理状况吧。

2

怎么说呢?丁丽在30岁左右的年龄就已经开始放平心态,过上摆烂的生活。

她30岁不到的年纪,在县城购买了两套房产,跟同龄人相比,已经提前进入了所谓的中产阶级阶层。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她的心态感到前所未有的平和。一生拥有两套房产,这辈子足矣。

结婚之前她过着黄金单身汉的生活,可能跟原生家庭的关系不是太好的缘故吧,也没听她给谁说,她给家里的父母还有妹妹买什么东西,或者是置办什么资产。她的工资报酬全部由自己来支配。

还好,找了一个对象对她挺好的。当他们第一个孩子出生以后,婆婆到她家里来带孩子,让他们夫妻两口放心的去上班。那个时候他们的生活还是特别的让人羡慕的。

3

后来等孩子长大了需要上幼儿园了,他们从郊区一个100多平方米的房子搬入县城区一套70㎡左右的小房子吧。这个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房间供婆婆居住,婆婆就回了老家。

其实丁丽的个人素质还是蛮高的,住楼嘛,总会遇到楼上楼下噪音比较大的事情。遇到随和的邻居,道个歉,表个态,然后注意一下平时的动作行为就可以了。

但是丁丽的运气不是太好,他们小房子的楼上邻居有点怪,好像楼下的邻居也有点奇葩。

那段时间丁丽总是在单位里抱怨:楼上噪音太大,怎么跟他们沟通都无效。跟小区物业反映也没有任何效果。还有就是楼下的邻居老是到他们家里面,诉说丁丽他们一家制造的噪音太大。

起初还能沟通和协调,虽然效果不太好,但是还是可以继续居住。

住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吧,楼上楼下的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他们不得已又搬回县城郊区的房子里面,把县城里面那套小房子租出去,让租户去处理难以调和的楼上楼下邻居关系吧。

4

当他们每天折腾来折腾去的时候,国家的政策悄悄的发生了变化。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他们年龄合适,身体健康,家庭状况允许,所以在老大是女儿的情况下,迫不及待的生了老二,同样是一个小公主。

其实在丁丽的思想里她还是比较传统的,或者说是她的婆婆家和原生家庭比较传统。因为两个孩子都是女孩,两家老人的心情都不太美丽。

老人的心思多少会反映在行为和语言中,丁丽也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但是她有一个倔强的性格,对现状的认识比较清醒和理智。任凭家里的老人偶尔出现的冷言冷语,她的选择不是面对面的硬碰,而是回避。

还好,老人不至于太过分,还是把老二给看护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等孩子开始上学,三代人就渐渐的拉开了距离。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他们夫妻俩负责接送孩子们的上学,照料他们一家四口的饮食起居。双方父母还是待在老家生活,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他们回家去看一看老人,就算是尽了孝心了。

因为搬去郊区居住,孩子们上学距离学校比较远,除了这一点不太方便之外,休闲娱乐方面还是挺方便的。闲暇时逛一逛附近的公园,爬一爬距离县城不远的小山。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带着孩子们去海边。偶尔回老家,带着孩子们帮忙收获农作物,体验一下农家乐也挺好的。

像大多数在县城生活的夫妻一样,他们夫妻俩不停的鸡娃放弃鸡自己,拿自己童年生活的艰难困苦跟现在的生活相比较,苦口婆心的教育子女要好好读书,好好上学,争取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周末同样给孩子们安排了一个又一个的兴趣班、辅导班,不管孩子们同意还是不同意,把自己小时候未完成的梦想、未偿的心愿全部压放在孩子们的身上。

5

其实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国家好多的政策相继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