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年初三,老公安排的节目是回老家县城,找哥们聚会。这几年都是相同的安排,初三,回老家,哥们聚会。
说不羡慕是假的,老公的这群哥们,在一起玩了半辈子的时间了,每逢红白喜事,起码这群哥们可以守望相助,以后随着家里红白喜事的增加,他们见面的机会肯定更多。
当初在一起玩,应该有一个初衷:独生子女的GJ政策,他们不止自己一辈人要好好相处,有事情发生的时候可以互相帮助,后辈孩子们也需要互相帮助,来分担困难来临时的压力。
现在政策已改变,这群哥们每个人家里都至少两个娃娃,后辈们的事情大可不必担心。但是玩在一起的时间长了,朋友变兄弟,友情变成亲情,每年固定时间聚聚也是常态化了。
男同志间的友谊,只要有心维持,大部分时间能维持下来,真好。
我们三个人的任务,仍旧是苦哈哈的写作业,谁让咱家有个高三学生来,话说回来,老大是不是高三,跟老公关系不大,看看他该干啥还干啥,什么陪娃,什么榜样,交给媳妇,我自潇洒就行了。
2
其实我也有自己的朋友们,只不过,朋友都成了某孩子妈妈,甘于奉献好像成了妈妈们的标配,所以逢年过节,在家里陪娃的是妈妈,出去玩的时候带娃的是妈妈,自从成了妈妈,女同志在别人的眼中就是某孩子妈妈,连姓名都不配有了。
我们这群不配有姓名的妈妈们,轻易是没办法搞一搞聚会什么的。我们不是朋友吗?是朋友;我们有自由吗?或许有。
相对于过节,我更喜欢平时工作日跟朋友们联系一下,打个电话,相约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那个时候感觉自己才是自己,而不是某孩子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