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更喜欢什么(1 / 2)

1

每天看那么多的快餐文学,快餐文学数量实在是多,每天我追求的好像只是故事情节,对于所看书的语言美不美,表达的寓意深不深,根本没有什么要求,毕竟内容是王道。

看的时间久了难免觉得审美疲劳,很多的书看了开头基本上就能知道结尾,中间会经历的环节或许曲折或者直白,无所谓。

有的书实在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看的多了忍不住自己也要给做一个比较。

我看书基本上就是那么几个固定的平台,看来看去,觉得有些东西看完索然无味,白浪费时间和感情,还不如不看。

是因为太久没有欣赏到好的文章了吧。每天看着大白话的小说,或者是文邹邹的国学,就如同烈火岩浆和南极冰川,中间的江河湖海还有娟娟细流都直接跨过。

不知道何为美,不知道文学的魅力在哪里,也没法理解那么多爱看书的人,那么多国内外着名的作家为啥会“着名”?

直到今天早晨听书的时候偶尔听到了杨绛传这本书。

2

这是我刻意找出来的一本书,我想看一些人物传记,想了解一些国学大师他们的生平以及他们的感悟,以及对人生的态度。

仅仅听了十几分钟,我就被杨绛写的第一篇文章所打动。

《收脚印》,这是当初朱自清大师推崇的杨绛先生写的这篇文章。 听着手机上传来娓娓动听的读书声,感受这篇文章的意境和每一处细节,我恍然大悟,原来这才是文学。

读了一篇这么美的文章,我突然感觉文学这件事情很让人上头,好的作品竟然如此的吸引人。我平时读到的那些大白话,一般的渣渣文跟这个一比,弱爆了。

网络上的小说多如牛毛,我记得原来读过一篇文章,其中有一个很搞笑的细节,那就是几个妇孺坐着马车,文章是这样描述的:“他们赶路的速度一点也不快,半天的时间才走了几百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