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深入交谈(1 / 2)

楚阳怀着既紧张又兴奋的心情,跟随李大人来到私塾的书房。

书房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墨香,墙壁上挂着几幅古朴的字画,书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儒道典籍,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古朴而庄重的气息。

李大人示意楚阳坐下,自己则缓缓走到窗前,背手而立,片刻后才转过身来,目光温和地看着楚阳,说道:“孩子,方才听了你的见解,本官深感欣慰。你对儒道的理解,远超同龄人,实乃难得的可造之材。”

楚阳连忙起身,恭敬地说道:“大人谬赞,学生不过是多读了些书,有些自己的浅见罢了,与真正的儒道大家相比,还相差甚远。”

李大人笑着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说道:“你无需自谦。能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对儒道有这般深入的研究,着实不易。你且与本官说说,你是如何走上钻研儒道之路的?”

楚阳微微低头,陷入回忆,缓缓说道:“大人,学生自幼父母双亡,靠着帮邻里做些杂活勉强维持生计。

偶然间,学生得到一本《儒道启蒙》,自此便被儒道的智慧深深吸引。

为了能多学些知识,学生每日去集市帮张屠夫搬肉,换取几个铜板,只为能买些粗糙的纸张记录自己的感悟。

后来,幸得私塾陈夫子赏识,给了学生一个旁听的机会,学生这才有了更多学习儒道的机会。”

李大人静静地听着,眼中流露出一丝怜悯与赞赏,说道:“如此艰辛,你却从未放弃,这份坚持与毅力,令人钦佩。那在你学习儒道的过程中,可有遇到什么特别的困难?”

楚阳思索片刻,说道:“大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感自身学识浅薄,许多高深的儒道理念难以参透。

而且,学生能接触到的书籍有限,遇到困惑时,常常找不到人请教。就像之前学生得到一本《儒道灵蕴》,书中内容深奥难懂,若非陈夫子耐心讲解,学生恐怕至今都难以领悟其中精髓。”

李大人微微点头,说道:“这确实是个问题。儒道博大精深,若无良师引导,仅凭自己摸索,确实困难重重。不过,你能主动寻求帮助,虚心向学,这便是极好的。”

接着,李大人又与楚阳探讨了一些儒道在当下社会中的应用问题,楚阳都能结合青岩镇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李大人越听越惊喜,心中对楚阳的喜爱又多了几分。

谈话间,李大人突然话锋一转,说道:“楚阳,以你的才华,不应局限于这小小的青岩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