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楚阳翘首以盼中,清风书院的第一堂课——儒道经义讲解,终于拉开了帷幕。
清晨,楚阳早早起身,精心整理好自己的儒袍,将笔墨纸砚整齐地放入竹制书匣,怀着崇敬与期待,匆匆赶往讲学堂。
讲学堂坐落在书院的核心区域,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彰显着古朴与庄重。
巨大的匾额高悬于门楣之上,上书“明理堂”三个鎏金大字,在朝阳的映照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在向学子们诉说着知识的神圣与庄严。
走进讲学堂,里面已经坐满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他们或低声交谈,或闭目养神,或翻阅着手中的书籍,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知识的渴望。
楚阳在后排寻了个空位坐下,目光好奇地打量着四周。
讲学堂的墙壁上,绘满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壁画,记录着历代大儒的传奇事迹和儒道发展的辉煌历程。
从孔子周游列国传播儒道思想,到孟子雄辩天下弘扬仁义之道,每一幅壁画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让楚阳看得如痴如醉。
不多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迈着沉稳的步伐,缓缓走上讲台。
他身着一袭素色长袍,宽袍大袖随风飘动,手中握着一把古朴的折扇,脸上带着和蔼而又庄重的神情。
这便是授课的夫子,听闻他在儒道经义的研究上造诣极深,在书院中备受敬重。
夫子轻轻将折扇展开,轻咳一声,原本喧闹的讲堂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夫子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有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在讲堂中回荡:“儒道者,天地之大道,人生之至理也。自上古传承至今,历经无数岁月,其蕴含的智慧与力量,无穷无尽。”
他缓缓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儒道经义”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每一笔都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
接着,夫子开始深入浅出地讲解儒道经典中的奥义。他从《论语》中的“仁、义、礼、智、信”讲起,将儒家的核心思想剖析得淋漓尽致。
他的讲解旁征博引,不仅引用了大量的经典原文,还结合了历史典故和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使枯燥的经义变得生动有趣。
楚阳听得如痴如醉,完全沉浸在儒道知识的海洋中。他的眼睛紧紧盯着夫子,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重点,仿佛生怕遗漏了任何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