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县的纷争吸引了几方势力的注意,对于黄巾军内部的矛盾也算是开始公布了。
正在与李儒谈笑风生的董卓突然听闻士兵来报称,
“启禀刺史,黑山军已经和城内的贼军碰撞上了。
不过只让百姓进城,城外的兵马正朝高阳方向移动。”
董卓闻听此言极为惊讶,
“双方没有方事冲突吗?
历经千辛万苦才抵达此地的黄巾军,能够这般的忍气吞声!”
士兵仿佛知道早有此问,
“刺史大人,城内的出动四五千部队警惕对方提前渡河。
当对面之人赶到城下时,城门早也关闭不可入内。
两方人马相互对峙辱骂了一番过后,城下的兵马选择忍气吞声率兵离开了。”
董卓得知具体的情况,露出一副了然于胸的神态。
对沉默思考的李儒说道:
“文优,你之前对面谋划怕是要落空了。
此计不仅没有实现激起双方的内斗,还直接的增强了敌军的实力!”
李儒倒是没有变相的失望,反而洋溢着如沐春风般的微笑。
“主公无需多虑,矛盾的种子已经埋下了。
只要大战一起必将如火山般爆发,届时才是采摘胜利果实的时候。”
董卓却对他胸有成竹的自信,感到十分迷惑,惊讶的问道:
“莫非黑山军还有其他未知的手段制约对方?
那他们又怎会听命前去高阳城呢?”
李儒捋了一把长长的胡子,闲庭信步的说道:
“如今唐县的局势风云变幻,战争的气息那是一触即发,待在城内还要正面抵抗汉朝进攻。
至于那伙残兵败将听命去,阻止高阳城方面的军队过河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
他们已经进入战场范围,想要全身而退是绝无可能,才做做样子一同抵抗。
我料想他接下来会放,高阳方面的部队渡过淮河,也不过是静待局势变化伺机而动。”
说完后瞥见董卓还是无比的忧愁,随即出言安慰道:
“主公,此战的的目的并非是夺回城池,而是斩杀敌军首领。
我方数万大军围城,黄巾军想要破局必会领军出城作战。
到时候定能凭借骑兵,机动灵活的优势夺取首功。
趁着现在对方收缩兵力,大军应该即可过河驻扎抢占战场主动权。”
董卓皱着的眉头稍微疏松开来,只是重重的叹了一口气道:
“罢了罢了,此时之和再议,只希望贼军如期望中那般行事,我军此行算是损兵折将了。”
见李儒欲言又止还打算说些什么,被他扬起衣袖挥了挥手打断了,
“大军立即搭建浮桥渡河,都先下去吧,我想一个人安静一会儿。”
李儒和主将都知道他是因为,昨晚损失过半的飞熊军而苦闷,选择识时务的退出大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