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绝望的石门城主(1 / 2)

双方博弈,你来我往,好不闹腾,西面密林中潜伏一万兵士。

大雪弥漫,林深枯叶,鸟歇虫萎,却黑甲乌黑闪烁,敌影重重,寒光凌厉,杀气四溢。

即便天寒地冻,未曾有人移动分毫,呼吸吁吁,工具林林,静静等待大军号令。

武临一锤定音,拍案而起,杀心果断,目露凶光,决定一举击溃汉军兵峰。

环视左右,四下无人,一片寂静,提笔研墨,只见洁白之素缟上,笔走龙蛇,挥洒锋芒。

默念道:

“此番出击,只为处理西面山中伏兵,只需一员猛将,领兵埋伏,使其陷入孤立无援之境。

还需一支诱军吸引敌军注意,为歼灭敌军争取时间,此人必须人尽皆知,凶悍无双。

如此看来,这诱饵位置,非典韦莫属,徐晃、周仓可领军伏击攻击汉军。

胡达可担任守护西城重任,其余三将分守三面。

如果我是李儒,万万不可能异想天开,凭借城外所布置之十万兵。

并且在这般寒冬积雪间,困于狭窄战场,拥挤于弹丸之地。

兵力优势无法展开,定是也削弱我军势力,以此达到稳定军心,便于明日攻城之战。

由此看来,出城挑衅之将领,麾下必须安排一支精锐,唯有那八千亲卫符合要求。

虽感不忍,为求完成战略部署,只好派出家底对战,太史慈麾下新兵可做援军。”

挥洒完毕,各命令由亲卫下发各部队。

一时间,军营鼎沸,人来人往,踏步声轰隆隆,火光映照,一片赤红。李儒见城中明亮若白昼,

笑道:“叛军出动,光影转换,毫不掩饰,看来是猜到我之所想。

对方也迫不及待,欲展开首战,稳固军心,可待之后从容守护城池。”

顿了顿,摇晃继续手中羽扇,望了望黑甲锃亮,满脸凝重之董卓,又看了看脸色黝黑,一身奸笑之曹操。

沉吟道:“主公,曹校尉,叛军历经数次血战,非昔日作乱之流寇可比。

恳请派出精锐,死死困住出城兵马,令其进退两难,弃之不能,攻之不取。

若叛军见势不妙,选择退城固守,可令四面大军同时出动,趁着夜幕全线猛攻,虽难以一举攻克。

也能达成虚弱叛军势力,引发内乱,动摇其统治根本,克取城池,剿灭叛军指日可待。

南面是我军防守相对薄弱之地,石门等三城兵力,均是战力低下,军心涣散,思虑家乡,畏战怯战之兵。

但正面部队不得全部抽调,需留守不分兵马,提防叛军釜底抽薪,围魏救赵。

此战极为关键,我观天象,今冬是个瑞雪年。

给予大军作战时间不多了,不出几日光景,下一场大雪,来势更加凶猛。”

阐述完见解,其中利弊悉数告知,是战是和,全凭中军主帅,董卓一言以蔽之。

董卓目光闪烁,脸色变幻万千,眉头时而竖起,时而舒展,手中缰绳时松时紧。

曹操一双眼眸犀利无比,身穿棕色铠甲,冷冷凝视着沉思中之人,只见他心思全展示表面,好战之心溢于言表。

奈何曹操麾下武将虽多,难以抗拒叛军悍将,又遇夏侯惇、曹洪重伤,两员大将负伤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