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董召抵达洛阳(1 / 2)

董卓二女儿董召,即牛辅未婚妻,从西凉一路向东前进。

历经了半个多月不日不休的赶路,终于抵达天下文人荟萃之地——洛阳。

洛阳依旧是那个洛阳,即便天下再大乱,也影响不到他们的奢侈繁华。

董召一身男子打扮,穿着一袭青衫,头上包裹着一块蓝色方巾。

手中摇着一把古朴扇子,扇面潦草的描绘着残破山水画,腰间挂着一把崭新佩剑。

董召一脸轻松写意,大步跨过残碎青石板,穿梭在宽阔天街。

感受着喧闹的市井气息,抬头眺望一层层深阁琼楼,一进进珠宫贝阙。

洛阳数十里长街上,人声鼎沸,叫卖声此起彼伏,人来人往,肩头接踵,异常拥挤。

她来自最为繁华的教司坊,一脸笑嘻嘻的进入寻欢场所。

由于是白天,一楼三十多张桌子,稀稀疏疏的坐着几个客人。

见几个士子打扮的读书人,依靠在窗边争论的面红耳赤,其他人在一旁附和,时不时表达不同意见。

自古以来,青楼就是各方消息汇合之处。

各种三教九流、南来北往的客商,均在此地交流信息。

谈论生意,或者掩藏身份,特别适合打探着各方消息。

董召选择一处靠近人群处,即便隔着一张桌子,也能勉强听到一些消息。

拒绝了迎上来,全身花红柳绿的女子,她刚坐下,突然,一声巨响传遍了空旷大厅。

一个面色黝黑,身穿名贵丝绸的男子,嗖的一声站起来,一巴掌重重拍着桌子上,愤怒道:

“巨鹿一战关乎天下走向,若叛军胜利,必然挥师西进。

函谷关(一为秦关,在今灵宝市东北;一为汉关,在今新安县城东约1公里处。

是古代丝绸之路东起点的第一道门户,也是天下诸侯攻入关中的必经之路。)

、伊阙关(位于龙门西山与香山之间的峡谷中,即今天的龙门石窟景区一带。

是古时洛阳的南大门,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于东汉时正式成为洛阳八关之一。)

虽然是天下险关,朝廷再无精兵驻守,迎战几十万叛军,还能坚持多久?”

丝绸男子对面,同样是身穿华贵衣裳的男子,则是立刻反驳道;

“叛军不过是一群流寇,偶尔胜利了几场,只是遇到了董卓、曹操无能罢了。

若是换成中郎将卢植大人、左将军皇甫嵩,二人麾下可是数万禁军,一定所向睥睨,扫荡群雄。

东荡西除,南征北伐,显功于今,必定扬名于后。

不见昔日青州管亥被围困于临淄,张宝战死曲阳,张梁覆灭于广宗,张角败亡巨鹿,波才困于长社等等。

至于那后起之秀武临,兵不过五万,将不过数人,虽败曹操与唐县,退董卓于安平。

不过是对战临时拉起来的民兵,战斗力、凝聚力、武器装备不可与正规军同日而语。

属于是菜鸡互啄,一旦碰到汉朝精锐,必然一败涂地,被连根拔起,凭借偶尔时机崛起,不足挂齿。”

当谈论到董卓,董召眼中闪过一抹激动,可又听到战败于武临手下,被旁人贬低侮辱时,心中顿感气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