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伴随武临北归,卢植战败被俘的消息,也传到了梁期城。
皇甫嵩一把把手中的锦帛撕得粉碎,对着堂下文武破口大骂,其中特别提到了董卓。
“这个董卓居然见死不救,卢植兄屡次发信求助,却用种种借口推脱。
致使卢植兄深陷重围,孤立无援,整整三万五千精兵损失殆尽。
我一定要上述朝廷,揭发他累累罪行,武临军不断做大,祸害冀州。
安平城十九万大军剿贼不利,肯定是其养寇自重,存有死心,才造成今日危局。”
朱儁听着这些骇人听闻的话,满脸惊恐,连忙出来制止,焦急着劝慰道;
“皇甫兄慎言,慎言啊!
董卓占据新河城,手中有七万兵马,实力不可为不强大,剿灭贼军还需给路兵马协助。
事已至此,还是想想如何救回卢植兄,以及向朝廷汇报战场失利,两战损失了朝廷一半北军,罪责实在太大了。”
一想到自己麾下还保存完善的军队,皇甫嵩神情稍显缓和,也开始考虑善后之事。
看了一眼朱儁,见他略感沉思,回忆起对方也损失以一万多精兵,两军还有九万军队,为击破黄巾军担忧不已。
此时,一道不合时宜的洪亮声音响起,一名身高八尺,双耳宽大,双手过膝的将军站出队列。
“左将军、中郎将大人,听闻叛军押送恩施北上,数万人携带大批物资必然拖累了行军速度。
末将原率麾下五千精兵,日夜兼程赶往高邑,阻断贼军归路伺机救回恩师。”
众将齐齐看去,自认是认出了刘备,皆是侧目而视,对他们极为轻视,袁术率先跳出质疑。
“你不过一介白衣,身无一官半职,又无统兵经历,何德何能统兵朝廷精兵。
口口声声说是解救恩师,谁知道是不是一沽名钓誉之辈。
为一己之私把军队葬身虎口,是欺我汉军中无统兵将领了吗?”
对于袁术质疑,孙坚、袁绍、郭典、阎忠、高干、颜良、文丑、纪灵、桥蕤、刘勋、杨奉、李术等人皆站了出来。
对刘备怒目而视,展现自身武艺超群绝不弱于人。
皇甫嵩极为欣赏其仁孝,对不惜以身犯险,带领几千人就敢偷袭十倍敌人。
这番胆识就令人敬佩,刘备犯了众怒,身为统帅,自然是出来平息各方矛盾。
要知道这是汉军,可是七拼八凑拉起来了,皇甫嵩、朱儁、袁绍、袁术、孙坚,以及卢植残部刘备军,组成成分十分复杂。
“诸位,刘备宅心仁厚,思救昔日恩施彰显仁义,心情急迫尤可理解。
至于分别解救卢植将军,此时有待商议,叛军可是多达八万多人,武临麾下皆是精兵猛将,难度太大了。
此外,邯郸城盘踞了十五万大军,正虎视眈眈,一旦有风吹草动,必然会遭遇前后夹击,事不可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