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过去。
虎亭据点的防御设施已经修缮大半。
日本人甚至已经开始秘密雇佣当地的劳工参与修复工作。
这些劳工有不少是所谓的普通百姓,但日本人杀人时却毫不留情,因为他们此时的策略就是尽量减少人口。
多田骏这位老鬼子推行的三光政策,目的是要清除中国人,给其他种族腾出生存空间,因此自小鬼子侵华以来,各种惨案从未间断。
言归正传,王野独自一人,在夜色中来到虎亭据点外围。
先将战马隐藏好,随后手持装有“消音器”的三八大盖直奔据点,可靠近后却愣住了。
据点外围的壕沟竟然都被填平了!
王野围绕虎亭据点巡视了一周,发现方圆千米之内没有一条土沟、一个土坑或一片洼地,就连一丛草也未曾见到。
黑岛森田这老家伙倒是机灵,反应真快。
昨晚才吃了点小亏,今儿就迅速调整了部署。
不过仅靠这些就想挡住他这样的特种兵,也太低估他的能力了吧。
王野随即返回战马的隐蔽处,从背包里拿出一条毛毯。
这是缴获自日军的一条绿毯,此时的季节并不适合这种颜色,与虎亭外围的泥地更是显得格格不入。
不过这对王野来说不算什么问题。
在干燥的土地上裹着毛毯翻滚几圈,再爬行一段距离后,那条毯子已完全失去原色,变成了泥土的颜色。
到那时,只要把毛毯铺身上并伏下身子,就能与外围的泥地完美融为一体,除非靠近到一定距离,否则难以察觉。
完成伪装后,王野裹着毛毯悄悄回到了据点附近。
披着“泥土色”毛毯的王野悄然接近虎亭据点。
天空中高挂的明月此刻已隐入西边的山峦后,只余下微弱的星光洒落,据点外围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据点内却升起了几堆篝火。
十多个日本哨兵分组围坐烤火,还有人在巡逻站岗。
然而,王野深知黑暗中必有隐藏的敌人,毕竟壕沟和铁丝网并非绝对安全。
悄然潜行的他,在距离壕沟两百米的地方下意识停下脚步。
这段距离恰到好处,既能保证准确命中,又能在他逃离据点前及时转移,可谓是进退自如。
当时天色昏暗,虎亭据点的探照灯也已被摧毁,所以他只需逃至百米开外,即便敌人倾巢出动,也只能徒劳无功。
只需俯身倒地,便万事大吉。
他还想着重现昨晚的成功。
然而,正当王野打算俯下身子时,却突然止步,陷入犹豫。
不出所料,昨晚他藏身的那条土沟想必已经被敌人发现,这条土沟与虎亭据点战壕相距约两百米。
那么今晚,敌人的防御重心必定集中在两百米处。
若他依旧选择在两百米处藏匿,极可能被发现。
伪装终究只是伪装,一旦仔细搜查,仍存隐患。
思虑一番后,王野决定继续靠近,直到距离据点仅五十米以内。
这就是王野的独特之处,换了其他人,这种情形定会尽量远离,以保安全,但他却反其道而行之,反而更加靠近。
这便是逆向思维,一种极为珍贵的品质。
许多人见过逆向思维的成功例子,觉得平淡无奇。
但实际上,一百人中至少有九十九人缺乏这种思维,只会按照惯常思路和经验去思考。
趁着夜色掩护,王野悄然前行。
直至距离虎亭据点外围战壕不足五十米时才停下脚步。
随后在一个较小的范围里寻找了半小时,终于找到一处勉强可以容身的凹陷处。
这片洼地极浅,仅盈尺余,若由新兵挖掘成掩体,定会被老兵痛斥,因这掩体连躲避弹击都勉为其难,更别提容纳全身。
然而此刻,王野只能以此作为藏身处。
据点外的壕沟与坑洞已被敌人填平,周围的植被也被悉数清除。
他用工具将洼地略微扩宽加深了一些,确保自己能够舒适地伏卧。
由于不能弄出太大声响,整个扩展过程极为缓慢,耗时两小时才完成。
随后,他整个人趴在洼地里,将毛毯覆盖在身上,甚至将头部也遮蔽起来,只让步枪的枪管前端以及消音器露出在外。
确认伪装妥当后,王野开始调节呼吸。
过了大约十几秒,呼吸趋于平稳,他又把步枪的枪托抵在右肩上,微微偏头,凭借直觉锁定首个目标。
那是一名日军岗哨。
站立的目标相对容易瞄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