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田秀沉吟片刻,缓缓开口:“木村君,你的意思是八路军没有采取围三阙一的策略?”
“正是。”木村勇坚定地点头,“
“没错,铁路。”前田秀点头回应,“所以,八路军并未违背传统,也未重蹈围师不缺的覆辙,他们确实为皇军保留了一线生机。”
“八嘎!”木村勇气愤填膺,脸色铁青,勃然大怒,“这是对皇军莫大的羞辱!我提议立即封死此出口,以增强城内守军的信心!”
“什么?守城?”前田秀语气冰冷,“木村君,你觉得我们应该固守城池吗?”
“难道不是吗?”木村勇愣住了,疑惑地问,“旅团长,难道我们不该主动出击吗?”
“当然要出击。”
前田秀严肃地说:“你难道不知道,进攻才是最有效的防御?”
“可是,我们的机动部队只有一个大队!”木村勇说,“即便加上旅团总部及两个联队总部的所有人员,也不过两千余人。”
“两千人已经足够。”前田秀轻哼一声,“初入山西时,我们仅有半个师团,便敢向三十多个师的敌军发起挑战,如今八路军不过五千人,木村君为何如此畏惧?”
木村勇皱眉说道:“旅团长,情况不同,八路军比其他部队更难对付。”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前田秀冷冷地说,“若想了解八路军战力变化,你应该听听山本君的看法。”
“山本君?”木村勇皱眉问道,“山本一木?”
前田秀道:“山本一木虽然令人厌烦,但他对八路军战斗力的分析还是相当客观的,他说,八路军的战力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首个阶段是在昭和12年(1937)至昭和13年初,此时的八路军实力达到顶峰。彼时八路军尚未大规模扩充,所有成员刚完成长征,体弱病残者已被淘汰,留存下的皆为精锐。”
“次阶段自昭和13年中至今年初,因大量新兵涌入,原有精锐及装备被稀释,故战斗力急剧下降,此间八路军鲜有大规模进攻行动。”
“如今,八路军已步入第三阶段。”
“当前阶段的八路军凭借伏击、游击与小据点突袭等方式磨炼部队,战斗力正逐步恢复,且恢复速度迅猛。”
“确实如此。”木村勇点头认同,“此次行动,八路军一夜之间清除正太路沿线百余个次要据点便足以证明。”
前田秀接口道:“不过,他们目前的战力仍不及昭和12年的鼎盛时期。”
“我懂了!”木村勇恍然大悟,“因此,尽管城外八路军人数众多,装备也有改善,但其实力依然不足为虑。”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八路军自身的问题!”
前田秀冷笑一声,继续说道:“城外的八路军指挥官虽未犯‘围师必阙’之错,却犯下更致命的错误——分兵!”
“分兵?”木村勇一脸疑惑。
“八路军不该这么做。”前田秀冷笑道,“若那五千人聚集成团,摆出决战态势,情况会棘手得多。”
“然而,如今八路军却分散为四股,分别包围四方。”
“呵呵,如此一来,每个方向便不过千余人。”
“帝国军队只需留少数兵力牵制其余三面,再集中主力于某一方向,便可与八路军达成兵力均势!”
“兵力相当,但无论装备还是士兵素质,我们都占优,实在难以想象此战会败。”
“原来如此!”木村勇顿时醒悟。
经旅团长这般剖析,此战他们想输都难。
前田秀下令:“命一中队分别牵制东、西、南三门之敌,冈左大队配合作战,装甲车第四中队沿铁轨出击,在一小时内击溃北门之敌!”
“哈伊!”木村勇深深鞠躬,神情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