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延拱手回礼说道:“小娘子客气了,我不过是谨遵我家都头的命令行事而已。”
言罢,他便不再多言,默默地退至李倚身后。李倚见状,不禁暗暗点头称赞,心想曹延这家伙还真是懂事。
与此同时,孟珍珠看到这般情形后,将目光投向了此时正面带微笑看着自己的李倚,她脸上没有丝毫的忸怩作态,落落大方地向李倚行了一礼。
并开口说道:“多谢恩人今日的救命大恩。若不是恩人及时出手相救,恐怕小女此刻早已遭遇不测了。”
李倚微微颔首,笑着回应道:“孟娘子不必如此客气。所谓路见不平,自然应当拔刀相助。
况且我们本来也就和那些贼人有所冲突,刚好在此处碰见了这样的事情,那肯定不能袖手旁观,定然要出手管上一管的。”
然而,在他的心底深处,其实正在暗自揣测着:这个女子姓孟,她是不是就是前些时日被我方所俘虏的那个黄贼口中提到过的孟娘子?但这些人穿着和精神面貌却又不似那些黄贼。
孟珍珠听到李倚这番话,眼前一亮,嘴角含笑地说道:“好一句‘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小女活了这么久,还是头一回听闻如此新奇又豪迈的说法呢。
不知这位郎君如何称呼?又是从何处而来?”
李倚微微一笑,回答道:“在下姓李名倚,乃是从长安城远道而来。原本我等都是黄头军,只是因为得罪了权宦,便逃了出来,另寻发展。
还未请教小娘子来此有何贵干?又为何会与这些贼人起了冲突?”
孟珍珠微微皱起眉头,她嘴唇轻启,却欲言又止。一旁的李倚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已然明了,这位孟娘子显然尚未完全信任他们。
于是他微微一笑,语气柔和地说道:“孟娘子,如果有什么难言之隐,实在不便相告,那也就罢了。
只是我听到那些人的话语,说是你们当中已有不少人命丧县衙。如今仅剩下你们寥寥数人,不知接下来孟娘子有何打算?”
听到李倚这番体贴入微的话语,孟珍珠心头一暖。
沉默片刻之后,她缓缓开口道:“其实也并非是什么不能说出口的事情。我们一行人原本是到这县城里来寻找幸存的流民。
见天色已晚,便在县衙歇息一晚。未曾想,就在我们刚刚安顿下来没多久,那伙人突然现身,二话不说,直接向我们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前几日我们抵挡住了他们几次攻势。不过,终究是人数少于对方,最后还是被对方打败了,只有我们小部分人冲出了包围,不过后面又被他们追上。后面的事郎君也就知道了。”
李倚在听闻孟珍珠提到要寻找流民时,微微皱眉。然而,还未待他深思,孟珍珠紧接着再次开口说道:“既然此次未能成功寻找到流民,那么我们下一步的计划便是返回熊耳山的山寨之中。”
李倚听到“山寨”二字,顿时来了兴致。不过,他同时也心生疑虑,担忧孟珍珠等人寻找流民别有用心。
于是,他略作思索后,点了点头,小心翼翼地试探问道:“孟娘子,如今县衙内尚有你们同伴的尸首,以及这些贼人的尸体,你们是否有意一同带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