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义在一群人的簇拥下,朝着李倚走来。几名骑兵见状,急忙迎上前去,恭敬地向他行礼。
张全义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免礼,然后指向李倚,沉声问道:“他就是城中残存的百姓吗?”
骑兵领头之人赶忙应道:“正是,张使君。”
张全义微微颔首,表示知晓,接着来到李倚身旁。他居高临下地上下扫视了李倚一眼,见李倚依旧低着头,身体微微颤抖着,显然是比较害怕。
张全义见状,缓声道:“你不必害怕,我此番来洛阳,目的便是重建此地。刚才我的手下告诉我,你知晓城中残存百姓的下落,既然如此,你就带路吧。”
李倚听到张全义的话语,如蒙大赦,连忙点头道:“是,将军。只不过……”
他的话语突然变得有些迟疑,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张全义见状,心生疑惑,追问道:“怎么,可还有什么不妥之处?”
李倚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鼓起勇气说道:“将军,这些马匹是否先寻一处地方照看?宫城内骑马恐多有不便。”
张全义略作思考后,转过身来,看向身旁的副将,沉声道:“留下三十人看守马匹,其余人随我一同进入宫城!”
副将闻令,当即高声应道:“遵命!”说罢,他迅速点出三十名士兵,命令他们原地待命,负责看守马匹。
其余人则在张全义的率领下,紧紧跟随着李倚,一同朝着宫城内走去。
进入曜仪城后,李倚的心中开始飞速盘算起来。他的任务是将张全义单独引至玄武门处,但具体该如何实施,却让他颇费思量。
为了拖延时间,李倚故意放慢了脚步,而张全义等人见状,也只得亦步亦趋地跟随着他,缓缓前行。
然而,尽管李倚绞尽脑汁,却始终未能想出一个完美的计策。眼看着就要踏出曜仪门,进入玄武城中,李倚的心中愈发焦急起来。
就在此时,一个冒险的念头突然闪过他的脑海。事已至此,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李倚当机立断,猛地停下了脚步。
身后的张全义显然对他这一举动感到有些诧异,不禁疑惑地问道:“怎么了?为何突然停止不前?”
李倚见状,连忙装作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快步走到张全义身旁,压低声音道:“将军,可否与我往前几步说话?我突然想起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必须要立刻告知将军。”
张全义闻言,心中虽然有些狐疑,但见李倚神色凝重,不似作伪,便也不好拒绝,只得点头道:“好吧,有何事但说无妨。”
李倚面露难色,似乎有些忌惮地瞥了一眼张全义身后的士兵,然后压低声音说道:“这件事情非常重要,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事关将军重建洛阳。”
张全义闻言,转头看了看自己身后的士兵,又将目光移回到李倚身上。他心里琢磨着,自己和李倚素昧平生,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李倚应该不至于要害他。
而且就算李倚真有什么坏心思,他的那些士兵就站在身后,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肯定能及时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