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李倚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韩建不但没有为难他们,反而关门大开,派出了华州别驾在此地迎接他们。这一举动让李倚有些始料未及,甚至在得到探马的回报后,他都有些不敢相信。
与此同时,李倚心中也不禁泛起了一丝疑虑。韩建究竟是如何得知他们要经过潼关的呢?难道说有人提前泄露了他们的消息不成?否则,为何韩建会在潼关安排别驾迎接他们呢?
李倚苦思冥想,却始终想不明白其中缘由。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竟然是王瑶。
王瑶为了报复他,特意派遣信使前往华州,将他的行程告知韩建,并以重利诱惑他出兵攻击他。但是让王瑶始料未及的是,韩建竟然拒绝了这个提议,不仅没有对李倚动手,反而还派人前来迎接他们入关。
“你是说华州别驾正在潼关等待我们入关?”李倚的眉头微皱,他再次向探马确认了这个消息。
探马肯定地点了点头,答道:“回禀大王,正是如此。”
李倚的目光转向身边的李振,开口问道:“兴绪,你怎么看?这其中会不会有诈呢?”
其实,李倚并非是有被害妄想症,实在是因为韩建在史书上的记载让他心有余悸。韩建对待他们这些亲王可不手软,这使得李倚对韩建始终抱有一定的戒心。
李振闻言,稍稍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开口道:“大王,依我之见,如果有诈他应该亲自前来迎大王入关,让大王放松警惕后在发难。
可他却派了个别驾过来,说明他对我们并不在意。不过具体什么情况还是要到了潼关之后再看看。”
听了李振的话后,李倚稍作思考后,点了点头,转身对身后的高仁厚下令道:“仁厚,立刻传达命令给全军,让大伙加快速度前进,我们必须在天黑之前赶到潼关!”
高仁厚领命后,迅速将命令传达下去。随着他的一声令下,整个大军的行进速度明显加快了许多。
游奕和探马们在前方负责探路,他们不断地将前方的消息传递回来,而这些消息显示,前方畅通无阻,并没有遇到任何阻碍。
最大的阻碍竟然是离潼关越近,道路反而变得越发崎岖难行。
李倚和军队一路上艰难前行,好不容易才穿过了黄巷坂。当他们终于穿越这片险峻之地时,一座关隘赫然横亘在眼前,那便是金陡关。
令人诧异的是,金陡关似乎并没有守军。或许是因为兵力不足,又或许是其他原因,总之,这座原本应该派兵把守的关隘此刻竟然空空如也。
尽管如此,金陡关的险峻地势仍然给李倚的军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他们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才得以通过。
终于,李倚和他的军队成功地越过了金陡关,这让他的内心稍稍松了一口气。一路走来,他们都没有见到华州军的丝毫踪迹,这让李倚不禁猜测,韩建似乎并不打算与自己发生正面冲突。
太阳渐渐西沉,眼看就要落山了,李倚一行人终于在余晖的映照下赶到了潼关城下。望着眼前这座雄伟的潼关城,李倚的内心不禁涌起一股感慨之情。
新潼关城北临黄河,滔滔河水奔腾而过,气势磅礴;南接峭壁,陡峭的山壁如同一道天然的屏障,令人望而生畏。
从视觉上看,这座关隘给人一种无比震撼的感觉,它不愧是扼守关中与中原地区的第一战略要冲。
就在李倚沉浸在对潼关城的感慨之中时,别驾崔舣已经带领着一队人骑着马迎了上来。
崔舣此人风度翩翩,文质彬彬,一表人才,虽然年纪尚轻,但却颇具世家公子的气质,让人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