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四章 宴会(1 / 2)

听到崔舣这一大串的官职名称介绍,李倚只觉得自己的脑袋嗡嗡作响,仿佛要炸开一般。他不禁感叹,这些世家子弟介绍起家世来,都是如此啰嗦吗?还是说只有崔舣是个例外呢?因为目前为止他也只见过崔舣,所以并不清楚其他世家子弟如何。

不过,尽管崔舣的介绍冗长而繁琐,但李倚还是勉强从他的话语中听出了一些关键信息。原来,崔舣的父亲竟然是崔安潜!这个名字在晚唐时期可算是小有名气。

据李倚所知,崔安潜在出任西川节度使期间,可谓是政绩斐然。他不仅大力捕捉盗贼,强化社会治安,还坚决肃清贪官污吏,改革弊政,使得当地的社会风气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此外,崔安潜还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他从忠武军和洪州调来教官,对蜀地的士兵进行严格训练,并建立了“黄头军”和“神机弩营”这两支精锐部队。经过他的悉心调教,一向懦弱的蜀兵变得勇猛善战,大大提升了蜀地的边防实力,成功地防患于未然,让南诏不敢轻易侵犯蜀地。

想到这里,李倚突然意识到,陈二牛和曹延等人所率领的黄头军,说不定曾经就是崔安潜的麾下呢!如此说来,自己还真得好好感谢一下这位崔安潜。

然而,自从他在昭宗登上皇位之后,这位崔安潜却逐渐从历史的长河中销声匿迹。再次在史书上看到他的名字,已经是昭宗想要任命他为平卢节度使的时候了。可惜的是,这个任命遭到了王师范的强烈反对,最终崔安潜被驱逐回了长安,此后便再无他的消息。

总的来说,这个人对朝廷忠心耿耿,而且在前半生治理蜀地时成绩斐然。虽然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他似乎没有太多突出的表现,但与后来昭宗时期的另外两位崔姓宰相相比,他的表现还是要好上许多。

想到这里,李倚不禁神色一正,说道:“哦?原来你是崔仆射的公子啊,久仰令尊的大名了!不知道令尊近况如何呢?”

崔舣见状,先是叹息一声,然后抬起衣袖掩住嘴巴,缓缓说道:“自从被奸人陷害之后,家父一直郁郁不得志,只能在东都苦苦等待圣上的召唤。好在圣上英明,洞察秋毫,让家父能够一同随驾南幸……”

看着崔舣这副模样,李倚心里很清楚,他恐怕又要开始长篇大论了,不禁感到有些头疼,心中暗自叫苦不迭,但又不好意思直接打断他,毕竟这样做似乎不太礼貌。

就在这尴尬的时刻,站在身旁的王承恩展现出了他过人的机敏和洞察力,恰到好处地插话道:“崔别驾,大王这几日连续赶路,实在是疲惫不堪啊!你难道打算一直让大王站在这里听你说话吗?”

王承恩的这一番话,既缓解了李倚的尴尬,又巧妙地提醒了崔舣注意场合和分寸。被王承恩突然打断的崔舣显然有些不悦,他不满地看了一眼说话的王承恩,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嗔怒。

李倚见状,连忙笑着解释道:“崔别驾,这位是我王府中的管家王承恩,他一直跟随在我身边,办事得力,深得我心。”李倚的话语中,对王承恩的重视和信任不言而喻。

崔舣一听,立刻明白了过来,这位王承恩想必是睦王的亲信,地位非同一般。于是,他脸上的不悦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丝谄媚的笑容,冲着王承恩讪讪一笑,算是表达了自己的歉意。

紧接着,崔舣惶恐地对李倚说道:“大王,都是我的不是,还请大王恕罪啊!”

李倚对王承恩投去了一个赞赏的眼神,心中暗自感叹,这些常年在宫中摸爬滚打的内侍们,在察言观色这方面确实有着独特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