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行程,果然如同李倚所预想的那样顺利。在出了华州境内之后,他们很快就进入了长安的管辖范围。
由于李倚提前打出了象征自己身份的旗号,所以一路上都没有遇到任何阻碍。
沿途所经过的渭南县和新丰县的县令,见到这支打着睦王旗号的军队,都甚是惊喜,在证实了李倚的身份后,更是纷纷打开城门,亲自出城迎接李倚及其军队入城。
李倚并没有着急回到长安,他打算要给首都附近的人民一些信心。于是,他特意率领着军队从两县经过,并特意多停留了一会儿。
在两县民众的注视下,李倚举行了一场简单的阅兵仪式。军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军旗飘扬,士兵们精神抖擞,他们的纪律严明,进退有序,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
这些年来,两县的民众饱受各路藩镇军、乱军和贼军的洗劫之苦,对战争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当他们看到李倚率领的这支军队时,心中的恐惧渐渐被信心所取代。
这支军队的出现让两县民众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李倚的举动给了他们一种安心的感觉,让他们对朝廷又多了几分期望。
李倚自己对于这样做是否正确却心存疑虑。他知道近些时日自己不可能留在这里,而未来的变数谁也无法预料。
也许当他离开之后,这里的百姓生活又会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遭受各路乱军的烧杀抢掠。
但当李倚凝视着这些早已对生活感到麻木、对未来失去希望的民众时,他还是去这样做了。
因为他明白,哪怕只是给这些人带来一丝微弱的希望,都有可能成为他们重新振作、继续前行的动力。有时候,一点点的希望就足以让他们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找回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李倚也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这些民众能够坚持下去,等待他归来的那一天。他知道这并不容易,但至少还能让他们有些盼头。
离开新丰县后,长安城已经近在咫尺,望着越来越近的京城,李倚内心或多或少还是有些兴奋。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距离上一次回京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年。那时的他,孤身一人,毫无势力可言,面对前路的未知,心中充满了迷茫和不安。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生怕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今时今日,当他再次踏入京城的土地时,一切都已截然不同。如今的他,手中掌握着一支听命于自己的精锐部队。
对于如今的大唐中央朝廷而言,他所率领的这支部队,实力足以搅动整个京城的局势。
不过在当今这个群雄角逐的时代中,他也不过是刚刚拿到了一张入场券而已。要想真正力挽狂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接下来,他必须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首先要做的便是拿下凤翔。
感慨万千之际,军队已经渐行渐远,离开了新丰县。按照目前的行军速度,预计明天晚上就能抵达长安城。
不过,据他所知,如今的长安城内,除了一些留守的官员和神策军外,大部分人员应该都还留在凤翔。
因此,李倚深思熟虑后,决定先派遣李振和王承恩二人前往京城,以便预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李倚转过身来,目光落在身后跟着的李振和王承恩身上,郑重地吩咐道:“兴绪,承恩,听好了。等会儿你们俩立刻带上我的信物,以最快的速度赶往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