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元年一月的最后一天,太阳逐渐西沉,下午时分,李倚终于率领着他的军队成功穿越了灞桥,抵达了长安城外的驿馆——长乐驿。
此时此刻,留守京城的官员们基本上都在李振和王承恩的带领下,早早地来到了长乐驿,以迎接李倚的大驾光临。
而站在人群最前方的,正是被僖宗任命为大明宫留守、京兆尹、京畿制置使的孙揆。
与其他官员不同的是,孙揆的脸色异常难看,始终铁青着脸,仿佛心中有万般忧虑。
而其他留守官员们也大多面容愁苦,一副哭丧着脸的模样,他们的心情似乎都十分沉重,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李倚的到来。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因为亲卫队的众人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们。
这些亲卫队成员们一个个凶神恶煞,让人不寒而栗。除了少数官员是自愿前来迎接李倚之外,大多数留守官员都是被亲卫队强行押送过来的。
想起城内那些神策军,孙揆就感到一阵窝火。这些人不仅将人放进了城,而且在亲卫队押送他们的时候,竟然连个屁都不敢放,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全部押出来。
孙揆越想越气,心中的怒火如火山一般喷涌而出。当他看到李倚终于到来,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愤怒,直接怒声吼道:“睦王,你派人把我们强押到此地迎接你,究竟是何用意?”
与孙揆的直言不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身旁的那些官员们却都像被寒霜打过的茄子一样,一个个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尤其是当他们看到李倚身后那浩浩荡荡的军队时,更是吓得脸色苍白,为孙揆暗暗捏了一把冷汗。
“放肆!孙京兆尹,你竟敢对大王如此无礼!”还没等李倚开口说话,王承恩便突然厉声呵斥道。他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人群中炸响,让人不禁为之侧目。
随着王承恩的呵斥声响起,原本围在旁边的亲卫队们如饿虎扑食一般,迅速抽出腰间的长刀,齐刷刷地怒视着孙揆,那架势仿佛只要孙揆再多说一个字,他们就会立刻冲上去将他乱刀砍死。
孙揆见状,就在他刚想反驳几句的时候,身旁的几名官员眼疾手快,赶忙死死地拉住了他,生怕他一时冲动,惹来杀身之祸。
“孙京兆尹,你先别冲动啊!你要是现在冲动了,等下睦王发起怒来,恐怕我们所有人都性命难保啊!
现在咱们只是出来迎接一下睦王而已,又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失,你就别再计较了!”其中一名官员战战兢兢地在孙揆耳边低声说道。
孙揆其实并不怕死,但当他看到身旁这些同僚们一个个都惊恐万分的样子,心中不禁有些犹豫。他暗自思忖了一番,觉得这名官员说得也不无道理,于是便强压下心头的怒火,没有再继续冲动行事。
而此时,李倚站在不远处,将眼前发生的这一幕尽收眼底。他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心中已然明白了事情的原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