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六章 选择(1 / 2)

李倚饶有兴致地看着李振,问道:“你说说看。”

李振见状,微微一笑,清了清嗓子,然后开始详细地分析起来。

“如果大王有取代当今圣上的野心,那么现在需要做的就是争取宦官集团的支持。当然,这个宦官绝对不能是杨复恭,因为他的势力过于庞大,难以控制。

我们可以从其他宦官中挑选一个相对较弱的来扶持,打压杨复恭的同时,让他一步步掌控北司,这样一来,圣上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我们所监视。”

李振顿了顿,接着说道:“接下来,解散神策军,或者将我们自己的军队混入其中,以此来保持对皇城和宫城的绝对控制。这样,无论是谁想要对大王不利,都将面临巨大的阻力。”

说到这里,李振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他继续说道:“此外,我们还需要分兵控制十六王宅,以防止其他宗室趁机作乱。

虽然他们不一定有这个能力,但我们还是要以防万一,毕竟小心驶得万年船。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联络各藩镇节度使。我们可以给予他们加封爵位和官职,以此来换取他们不干涉朝廷事务。

再以“诛奸佞”之名清洗反对派,此乃一举两得之策。不仅可铲除异己,还能彰显大王之正义,顺理成章地选拔寒门人才,逐步取代文官中的门阀势力。

如此一来,朝堂之上便再无反对之声,宛如一张精心编织的巨网,将寿王紧紧束缚,即便他登上皇位,亦只能任由我们摆布。

只不过在我看来,更为上策者,乃是不让寿王登基,转而扶持僖宗皇帝的幼子登上皇位。接下来大王便可名正言顺地摄政监国,待时机成熟,取而代之,易如反掌。”

李倚闻罢,沉默片刻,并未直接表态,而是追问:“那么,第二个选择又当如何呢?”

“第二个选择,其实无需过多变动。大王所行之事,已然足矣。若大王只是安心做一方藩镇,那么便以扶持寿王登基为条件,换取一镇节度使之位。

凤翔、两川等地皆可,只不过大王也明白,即便这些地方许予我们,但最终仍需凭借自身实力去夺取。”

听完李振的分析,李倚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道:“你说得没错,李茂贞和陈敬瑄等人绝对不会轻易放弃他们已经到手的地盘。”

李振略微停顿了一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然后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道:“那么,不知道大王最终的选择会是怎样呢?”

李倚沉默了片刻,他的目光与李振交汇,似乎想要透过李振的眼睛看到他内心真正的想法。

李振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期待,李倚心里很清楚,李振肯定希望自己能够选择第一个方案。

良久过后,李倚还是缓缓地摇了摇头,说道:“兴绪啊,你觉得以如今这天下的局势,就算我掌控了整个朝廷,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你真的认为我能够真正号令得了那些诸侯吗?”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感慨,继续说道:“既然无法做到这一点,那么我就算日后登上了皇位,又能有什么实际的作用呢?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

如今的各藩镇,心中都怀揣着各自的盘算。在他们看来,大唐的气运早已衰竭,秦宗权的称帝无疑给他们树立了一个榜样。